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家暴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果因为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这一法律规定为受家暴的受害者提供了保护和补偿
2024-12-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配偶赔偿损失。赔偿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这意味着受到家暴的一方可以在离婚时要求对方赔偿
2024-12-25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关系存续的一段时间内,若因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之一,导致双方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主张离婚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重婚、与他人
2024-12-25
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主要是赔偿过错方给无过错方造成实际的财产损失。
2024-12-24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离婚赔偿的条件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具体来说,离婚赔偿的条件包括:一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
2024-12-24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要件包括: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有法定的损害结果、行为与结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行为人有主观上的过错。违法行为指的是配偶一方实施了法定的禁止性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损害结果主要包括破坏合法婚姻关系
2024-12-24
关于房产契税中家庭的认定,界定“家庭唯一住房”,主要看房产证上户主的家庭是否拥有超过1套的住房,而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依此认定,你们夫妇名下的这套房子可认定为家庭唯一住房。税务机关在受理纳税人家庭唯一普通住房契税优惠申请时,应
2024-12-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以及其他重大过错。在这些情况下,无过错方有权要求对方进行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指的是夫妻一方由于有过错导致婚姻破裂,在离婚时无
2024-12-22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如果在哺乳期内离婚,没有赔偿标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哺乳期离婚的赔偿问题,只有当一方出现了重大过错,另一方(无过错方)才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大过错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因此,在
2024-12-13
继承权是法定的,如果你是继承人,依法享有继承父母的遗产,包括土地使用权,并不因是教师的身份而被剥夺;如果是农村土地,实行家庭承包制,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的,你父亲去世后,有其余的家庭成员继续承包,直至期满,不存在继承问题。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本
2024-12-09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对另一成员实施人身方面的强暴行为,包括殴打、罚跪、伤害甚至杀害等。家庭暴力的特征是发生在家庭内部,比一般虐待行为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施暴者和受害
2024-12-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离婚可以请求赔偿的条件包括: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这些情形发生在婚姻存续
2024-11-24
第一次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的,不是一定离不成,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经破裂调解无效的,法院一般判决准予离婚;感情破裂的情形包括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一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等的。经人民法院判
2024-11-20
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根据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如果夫妻双方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个人所有,则在离婚时不发生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问题。夫妻共同财产不包括夫妻个人财产,也不完全等同于家庭共同财产。如果家庭成员除了夫妻之外尚有父母、子女等
2024-11-18
一般农村闺女外嫁之后都要发生户口的迁移,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应该被登记为土地共有人,可以再婆家或娘家选择一户进行登记,不能重复登记。总的来说,土地共有人的登记,不仅仅是在土地确权的时候把这个家庭成员的名字登记到土地确权证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将和户主共同享有
2024-11-17
离婚赔偿是指婚姻关系破裂时,有过错方需要对无过错方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法定的离婚赔偿情况包括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对于婚外情离婚赔偿
2024-11-07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