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施工人”是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出现的一个概念,其最早出现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司法实践中,使用最多的是该解释第二十六条,该条第二款赋予实际施工人直接向工程发包人主张工程款的权利。如随意扩大
2020-05-25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包工头签订的分包合同是不是合法的,要看包工头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工程分包是否合法分包等情形而定。第二百七十二条 发包人可以与总承包人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订立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合同。发包人不得
2020-05-25
发包人可以将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等不同工作任务,分别发包给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与其签订相应的承包合同。不论发包人采取何种方式与承包人签订合同,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即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
2020-05-25
跨年度竣工的工程,在年终进行工程盘点,办理年度结算。发包人可以将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等不同工作任务,分别发包给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与其签订相应的承包合同。因此合同法禁止发包人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人。
2020-05-25
经双方协商一致制定本条款,双方务必遵照执行。发包人可以将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等不同工作任务,分别发包给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与其签订相应的承包合同。因此合同法禁止发包人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人。如果对一
2020-05-25
分包是指已经与发包人签订了建设工程合同的总承包人或者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监理人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一部分交给第三人完成。如果承包人在征得发包人同意后,仅是将次要工程或是工程的少部分发包给第三方,并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进行〖BFQ〗
2020-05-25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发包人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人。建设工程实行监理的,发包人应当与监理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委托监理合同。因施工人的
2020-05-25
《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发包人有权要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内无偿修理或者返工、改建。经过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后,造成逾期交付的,施工人应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
2020-05-25
工程的施工方违反合同的约定,造成损失的应该由施工方承担赔偿的责任。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失效;经过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后,造成逾期交付的,施工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第二百八十二条 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承包
2020-05-25
挂靠人的工程款结算的重要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6条规定,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可以看出,挂靠人就是司
2020-05-25
②责成事故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向市建规委、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市建管处等单位提交事故快报表;2)施工人员操作行为不当引发安全事故。9)赶抢工期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原因,有的项目往往只顾赶工期抢进度,最终导致了基层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降低,导致事故发生。
2020-05-25
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日期准时进入施工现场,按期开工是确保按时竣工的第一步。《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发包人有权要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内无偿修理或者返工、改建。承包人是指被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施工承包主体资
2020-05-25
第一条 为保障建设工程施工人员意外伤害的经济救济,分散施工企业事故风险,实现行业共济。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的企业作为投保人,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市、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受市、区建
2019-08-0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