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属于未成年子女享有的法定权利,离婚协议可以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不能限制或剥夺他人的合法权益。
2022-02-09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2-02-09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
2022-02-08
如果法院判决后还是不给抚养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022-02-08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2022-02-07
有固定收入的一方一般抚养费金额为固定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
2022-02-07
1、相对应子女可因特殊原因要求支付超过原定数额的抚养费,有给付抚养费义务的父母,在具备以下情形时,亦可以要求减少或免除支付抚养费:
2022-01-29
有固定收入的一方一般抚养费金额为固定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2022-01-29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属于未成年子女享有的法定权利,离婚协议可以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不能限制或剥夺他人的合法权益。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022-01-29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2022-01-28
4、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2-01-25
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抚养权、支付抚养费产生争议的,可以去法院起诉处理。(二)不过,实际中,双方育有双胞胎子女的,离婚时去法院确定子女抚养权的,哺乳期间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抚养,所以不会直接判定夫妻双方分别抚养一个双胞胎子女。
2022-01-25
如果是协议离婚,一方不按离婚协议书约定支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起诉;如果是诉讼离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书支付抚养费的,不需要起诉,而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2-01-24
第五十二条 父母双方可以协议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并由直接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第五十五条 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2022-01-24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对方经教育、警告后仍不履行支付抚养费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去
2022-01-21
如果是协议离婚后,不履行离婚协议书支付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起诉主张抚养费;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父母感情破裂,通过起诉离婚确定子女抚养费后,双方就要按判决执行,支付一定数额的子女抚养费。
2022-01-18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付定金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还;收受定金方不履约,应双倍返还。对于商品房销售,符合销售条件的房企在订立合同前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的,订立合同时应抵作房价款,未订立合同则应返还。只有在合同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或认购书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