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拘留通知书送达地点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人后,除特殊情形外,需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并将通知书寄送到家属处。被拘留人一般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被送往看守所羁押,且公安机关需在此时段内完成讯问。如有误拘情况,应立即释放
2025-04-20
延长刑事拘留的法律文书在司法实践中一般称为《变更羁押期限通知书》,是公安机关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在材料中会标明延长拘留的原因和时间,出示给嫌疑人阅读并签字确认,然后提交其中一联给看守所存档,由看守所按照通知的期限继续关押嫌疑人,是公安机关延长拘留
2024-12-21
刑事拘留由看守所执行,释放时发给释放通知书,不一定会通知家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第三十九条规定,对于被依法释放的人,看守所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
2024-08-17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发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将其立即释放。
2024-08-11
对于被拘留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被拘留的,签发《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发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将其立即释放。
2024-07-11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拘留,则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并立即释放被拘留人。被拘留人应立即送往看守所羁押,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如果因异地执行拘留无法及时将犯
2024-05-28
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刑事拘留不是处罚或者制裁。由此可见,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国家的名义,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种惩罚方法。收到亲人的拘留通知书后,家属及时委托辩护律师,同时也可以到看守所为亲
2024-05-24
对于被拘留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被拘留的,签发《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发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将其立即释放。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2024-04-20
进看守所24小时内应当通知家属。《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看守所以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置,由本级公安机关管辖。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
2024-03-09
刑事拘留通知书代表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强制措施,且不属于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时间上正处于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
2024-02-19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留通知书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后,对被拘留人家属进行通知,并不是代表了对嫌疑人进行逮捕。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
2024-01-20
拘留通知书应该到信箱或者居委会、村委后以及对口的邮局进行去领取。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拘留通知书会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到被拘留人家属处。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
2024-01-17
刑事拘留通知书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
2024-01-14
刑事拘留通知书和逮捕通知书都是属于告知书,但两者是不同的,拘留通知书是告知被拘留人家属当事人被拘留,而逮捕是告知当事人被逮捕。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
2023-09-30
、可以先询问实施刑事拘留的机关,先要尽力搞清楚涉嫌什么罪名、哪个公安和检察机关抓捕的、关在那个看守所;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拘留的决定书送。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
2022-09-17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