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伤害罪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为客体要件,对于是否造成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并不影响罪名的成立。所以,此时查清行为人的故意性是十分有必要的,这
2023-07-28
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从法定的年龄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7-26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予以立案。(一)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基准刑为拘役刑或管制刑;(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尚未达残疾标准的或损伤程度与轻伤标准接近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
2023-07-22
殴打他人致轻伤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行为人在犯故意伤害罪的时候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
2023-07-16
公民故意捅死人将会按照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处罚,当然也有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故意捅刀子伤人轻则受到行政处罚,重则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主观上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
2023-07-04
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一旦被认定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轻则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严重可达死刑。对于此类案件,律师的收费数额根据案情具体情况、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采取按阶段收费的方式。此阶段法院正式开庭,由检
2023-06-30
根据实际造成的损失赔偿。寻衅滋事罪法定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轻伤的,直接以寻衅滋事罪处理。致人重伤的,因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为三到十年尤其徒刑,相对于寻衅滋事罪处罚较重,应该以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对
2023-06-30
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每增加轻伤一人,刑期增加六个月至一年;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刑期增加二个月。有人寻衅滋事,应当及时报警处理。行为人在寻衅滋事行为中,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同时触犯了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
2023-06-29
需要先确定实际损失,搜集证据起诉解决。(二)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
2023-06-29
男方不愿意离婚,为了所谓的“挽救”婚姻,防止妻子改嫁,便用陶瓷碗的碎片割伤了妻子的脸部。因为女方做了伤情鉴定,结果为轻伤二级,结合相关的事实证据,法院最终认定男方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由于男方的加害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在男方服刑期间或者服
2023-06-29
未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殴打他人致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可以判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处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应该说,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在轻伤范围内有部分的交叉和重合,即凡是因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而被认定为
2023-06-29
轻伤二级面部毁容的话,可以要求加害人进行赔偿。如果轻伤二级不谅解,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属于轻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各种
2023-06-28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是的,故意伤害罪是公诉案件,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犯罪嫌疑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最终的判刑标准要以人民法院的判决为准。即便构成故意伤害罪,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利委托律师给自
2023-06-21
触犯本罪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其犯罪行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重伤残疾且手段特别残忍的,则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14
法律规定酒后轻微伤判刑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酒后打警察轻伤,妨害警察执行公务的,依照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比如说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经过司法鉴定之后已经达到了轻伤以上的法律后果,不管是有没有喝酒都
2023-06-14
故意伤害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同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定是犯罪的案件,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办理,双方当事人可以调解处理,尽量积极赔偿受害者,与受害者达成和解,争取减轻
2023-06-02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