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第十八条规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
2024-12-14
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侵权人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或者恢复名誉等责任,侵权人拒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网络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裁判文书等合理的方式执行,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侵权人承担。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依据《侵权责任法》第
2024-12-12
当肖像权受到侵权时,权利人应尽快保留证据以备日后诉讼之用。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损失。若权利人的财产权益受到损害,还可要求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79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
2024-12-12
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通则101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
2024-12-0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名誉损失费的费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侵权行为的后果、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以及侵
2024-12-03
《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即有权获得侵犯人身自由赔偿金。《国家赔偿法》第三十条还规定:对于因错误刑事拘留,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侵权机关应当在
2024-12-02
因侵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法院可以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同时判令侵权人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2024-11-29
2、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2024-11-25
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
2024-11-12
名誉权侵权的构成条件包括:行为人有主观过错,行为人的行为违法且对被侵权人造成侮辱和诽谤,存在名誉权损害事实,以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是否下降为主要判断依据,以及存在因果关
2024-11-06
根据法律,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保护,如果名誉权被侵犯,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损失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应考
2024-10-31
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针对于名誉权侵权一般赔偿多少钱的问题,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 侵害名誉权可能造成两种损害。在侵害名誉权的情况下,也会使受
2024-10-30
如果侵害著作人身权的行为仍然在延续,则应承担停止损害的责任。侵权人侵害他人著作人身权,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受害人名誉降低的,应承担消除不良影响,为受害人恢复名誉的民事责任。例如,非法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侵权人,应负责销毁那些经过篡改后的作品,并要通过适
2024-10-28
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了支付赔偿金、返还财物、恢复原状等赔偿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本文介绍了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等其他赔偿方式。消除影响是指国家机关在侵权行为
2024-10-26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
2024-10-25
名誉权的侵权形式主要包括侮辱和诽谤。侮辱是指通过语言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使用辱骂、嘲讽等方式使他人蒙受耻辱。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如无根据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散布,给他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对于法人名誉的侵
2024-10-24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