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补偿款引发的争议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可以对以下情况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
2024-07-30
乡镇政府在征地拆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农民朋友的权益产生直接影响。乡镇政府有权对乡村违建进行处罚,但在实践中,征收方常常将合法房屋认定为违法建筑,以此逼迫被征收人签
2024-07-1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村民对征地补偿不满意的,可以向土地征收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
2023-12-10
对计划外生育的孩子,法律要求“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繁昌县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虽是计划外出生的人口,但有关部门已对王某父母作过处罚。被告称王某系计划外生育的人口未参加二轮土地承包、未取得土地承包权,没有法律依据,且被告未能举证证明,应推定
2023-09-05
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2022-10-09
征地补偿款纠纷属于行政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在改
2021-10-22
对征地补偿分配方案不服的,被征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会受理。(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除前款规定外,
2021-10-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征地补偿款不合理,被征收人对征地补偿不服的,是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
2020-07-21
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土地进行征收时给的经济补偿太低的,被征收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利益。(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2020-07-0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款进行截留的,村民可以通过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
2020-05-25
3月28日上午11时许,64岁的老太太刘*栈向咸阳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联盟派出所求助,称儿子刘某峰扬言要绑送她去精神病院,希望警方能介入。为此,对于刘*栈的这次求助,派出所工作人员劝她先回家去,有事可打110报警。而此时,警方调查结果显示,面包车是东南坊村一村民的,
2020-05-25
征地补偿应当坚持依法公开、合理补偿、妥善安置的原则。第四条建设项目统一征地工作实行统一组织管理,分级负责实施的制度。单位侵占、挪用征地补偿费的,由上级行政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违反财政、审计法律法规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对
2019-08-09
如果开发商强行征收国有土地的,征地管理的部门是市、县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如果违法暴力征地的,会对开发商进行处罚。第四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
2019-08-0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