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父子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由双方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登记,也可以到法院起诉解除养父子关系,脱离父子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等。
2022-12-22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2022-09-26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抱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抱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2022-08-31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2022-05-05
在我国法律上,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是可以解除领养关系的。收养关系的解除,具体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除:。人民法院审理收养案件,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无效时,依法判决。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
2022-01-12
事实收养是指双方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共同生活多年,亲友、群众也认其为父母子女,但未办理公证或其他合法手续的收养。而民法典对事实收养没有作出规定,只有办理收养登记的,收养关系才成立。养子女成年后,对养父母有法定赡养义务。(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
2021-10-24
被收养人仍未成年的,收养人不得解除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但被收养人与生父母及其亲属间的血缘关系依然存在,
2021-10-19
要看精神病的程度,如果疾病达到自己都无法照料的情况下,可以免除赡养义务。凡名义上收养,实际上未与养父母共同生活,或者虽经养父母抚养但尚未成年的养子女,不是该义务的主体;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2020-07-21
兄弟姐妹为第二代旁系血亲,是血缘关系最近的旁系血亲,他们共同生活于一个家庭之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关系密切。因此找国《继承法》将兄弟姐妹之间列为相互可以继承遗产的法定第二顺序范围内。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相互有遗产继承权。继兄弟姐妹之间,是指异父异母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