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4-07-24
如果没有签字,同时在法定期限内提起相应的法律程序,则不能强拆,否则属于违法强拆。征收方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拆除。因为土地性质的不同,房屋征收拆迁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不同的,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主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并参照国务
2024-07-24
应对政府的违法征收、强拆行为,被征收人除了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公平、合理的补偿安置外,还对这样的问题极为关切:政府的上述违法行为难道仅仅是补偿、赔钱了事么?本文,律师为你简要梳理政府违法征收、强拆所要面临的法律制裁,为被征收人的依法维权打打气。违法批
2024-07-17
维权是指被拆迁人在面对征地拆迁时采取的保护自己权益的行动。在征地拆迁中,拆迁方常常采取各种强拆手段,迫使被拆迁人走上“维权之路”。要安全抵达维权的终点,首先要收集违
2024-07-17
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当事人常常关心的问题是补偿是否合理以及能否起诉。一般来说,我们会回答谁做出了拆迁行为就起诉谁。然而,在征地拆迁中,如果房屋被强拆或偷拆,或者一群不
2024-07-15
征地拆迁补偿不合理,很多被征收人不会轻易签字。但征收方不会罢休,可能会让不明人士偷偷拆除房屋。被拆迁人找不到责任方,也没有证据,是否能起诉拆迁方并获得补偿呢?最高法判
2024-07-15
近日,北京市朝阳人民法院对一起拆迁公司人员非法侵入住宅的案件做出了判决,判处3名拆迁员有期徒刑一年,并要求5名被告共同赔偿徐先生经济损失560元。这起案件引发了人们对暴
2024-07-1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房屋进行征收拆迁的,只要房屋是属于合法的,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果对补偿问题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议。(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第十八条 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
2024-07-11
拆迁时,如果被拆迁人对补偿不满意,可能会遭遇到拆迁方的“突击拆违”。拆迁方会要求被拆迁人自行拆除违建,或直接对房屋进行强拆。被拆迁人应积极提出异议,并启动权利救济程
2024-07-11
近年来,房屋拆迁过程中侵犯被征收人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违法征收行为屡见不鲜。拆迁方为提高征收效率,采取了从强拆、偷拆到停水停电、非法拘禁等手段,给被征收人施加压力,导
2024-07-10
违章搭建仓库必须进行拆除,而强拆必须依法进行。只有符合法定程序,违章搭建仓库的强拆才是合法的。如果违法强拆违章搭建的仓库,可以要求部分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申请人民法院
2024-07-10
政府强拆农村的条件是农村的建筑没有相关土地证明以及法律规定的证件,属于违章建筑的可以强拆。因此,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被征收人即使不同意,政府也是可以实施强拆的。不仅征收机关,征收决定本身,强拆过程都必须依法进行,否则,被征收人不仅可以取得补偿,还可
2024-07-0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拆迁改造成为各地普遍进行的事项。然而,有些地方为了快速完成征收任务,不顾被征收人的意愿,强行拆除房屋。当房屋被强拆后,被征收人应该如何处理?是接
2024-07-0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拆迁改造事项在各地进行。然而,一些为了快速完成征收任务的拆迁方,不顾被征收人的意愿,强行拆除房屋。当房屋被强拆后,被征收人应该如何处理呢?是接受
2024-07-03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拆迁改造成为各地普遍进行的事项。然而,有些地方为了快速完成上级的征收任务,不顾被征收人的意愿,强行拆除房屋。对于被强拆的房屋,被征收人应该如何处
2024-07-03
当房屋遇上强制拆除,往往都是无证或少证的“问题房”率先败下阵来。最近手心律师网律师就接到一位当事人的咨询,他说当地农村正在拆迁,但村里证件不全或无证的房屋,遇到了征收麻烦。他家房屋由于无证,征收方给的补偿不高,还急着让他签字,还告诉他不签字就会强制拆除
2024-07-0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