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是指军职人员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未经有权机关批准而自行将编配的武器装备的改作其他用途。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当代这个社会,在我国刑法上规定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犯罪,其实有很多的罪名非常常见,但是有些罪名大家还是比较陌生的
2022-09-23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家中安装隐蔽摄像头来作为私闯民宅者的视频取证。
2022-09-21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2-09-21
1、未成年的八种犯罪,如果是单独实施的,不构成共犯;如果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的,并且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的,则构成共同犯罪,属于共犯。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1、未成年人犯罪被法院判处有罪后,是会
2022-09-17
其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
2022-09-16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2-09-13
因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其中,共同故意包括两个含义,首先是犯罪人主观方面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其次是犯罪人之间的犯罪故意必须是共同的,有犯意联络。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2-09-07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2-09-07
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弹药,而故意隐藏不交。
2022-09-05
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重婚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
2022-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毒品犯罪没有过失犯罪,都是故意犯罪。过失是不会构成毒品类犯罪的。
2022-08-23
行为人构成医疗事故罪既遂的,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
2022-08-20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022-08-10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2-08-08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即两人以上由于过失行为,造成同一危害结果的,不
2022-08-02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2022-07-26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