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或母亲的遗产,有遗嘱的,遵循遗嘱;没有遗嘱的,由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第五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
2023-12-30
房产继承纠纷当事人可以先行私下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按照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中的约定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仍未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3-12-29
根据《民法典》第1123条和1127条的规定,如果没有立遗嘱,财产将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根据继承开始后的规定,如果有遗嘱,则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
2023-12-24
遗嘱继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时才能依遗嘱继承办理:。遗嘱继承效力高于法定继承,低于遗赠扶养协议。因此,只有在没有遗赠扶养协议或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或虽遗赠扶养协议有效,但遗产中遗赠扶养协议尚未涉及的
2023-12-21
要求追索遗赠遗产及赔偿金4万元人民币。「审判」河东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刘恩凤、王立龙发扬敬老、养老的传统精神,与杨树森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并履行了一定的生养义务,应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对此应予保护和褒倡。但二原告除死葬未履行有正当理由外,并未完全按
2023-12-16
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是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订立的,确定遗赠与扶养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如果遗赠的财产因此而灭失,扶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并要求补偿已经支出的扶养费用。
2023-12-15
没有遗产继承人的遗产一般归国家所有。且应当将该遗留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但若死者生前属于集体所有制组织,其所遗留的财产应当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3-12-07
中国的《继承法》并未规定优先继承方式,但是指定了遗嘱优先的原则。除此之外,还倾向于权利和义务一致的继承原则,具体法律条文包括:。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
2023-11-24
根据《继承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嘱继承和遗赠,效力最低
2023-11-18
自然人以遗嘱方式表示在其死后将其遗产的一部或全部赠送给国家、集体组织、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人的法律行为。设定遗赠的人称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称受赠人或遗赠受赠人,通过遗赠赠与的财物称为遗赠财产或遗赠物。遗赠是单方的、无偿的法律行为,只须遗赠人一方作出意思表
2023-11-09
依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赡养老人时能不能一个子女分摊两千,可以由赡养义务人之间协商,如果协商一致的是可以分摊的。第三十六条 老年人可以与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养老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协议。负有扶养义务的组
2023-11-09
因年老,患 等病,身体衰弱。家中无人照料,长期以来依靠 照顾。经双方邀约,愿意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并请 作证,双方承诺履行以下协议:。本协议一式五份,各执一份,证人 , 各保存一份。
2023-10-31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是两种不同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根据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没有遗嘱也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2023-10-30
依据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如果受扶养人擅自处分协议中指定遗赠给扶养人财产的,扶养人有权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有权要求受扶养人补偿其已经付出的扶养费用。自然人可以
2023-10-27
夫妻双方有一方去世,由于后续的配偶是否有权继承前任的遗产,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如果去世的前任在生前有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等将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赠给后续配偶的,后续配偶就有权继承;但去世的前途在生前并无相关的遗产处理协议,后续的配偶由于不属于法
2023-10-20
遗赠扶养协议内容不合法不成立。遗赠扶养协议要想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伪造的遗嘱无效。
2023-10-1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