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既是无期限的,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子女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义务不因子女放弃继承权而消除,也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更不能以“分家析产”为条件。 5、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者的强制措施
2023-10-12
1、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既是无期限的,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子女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义务不因子女放弃继承权而消除,也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更不能以“分家析产”为条件。 5、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者的强制措施
2023-10-10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责任人无力进行赔偿的是属于民事纠纷,法院是不会捉人的,但法院可以依据申请人的申请,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第二百四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
2023-10-04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申请执行期限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
2023-09-04
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双方按照仲裁书的仲裁结果自行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拒绝履行仲裁书的结果的,那么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届时法院会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执行。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2023-08-30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第一百一十七条, 采取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必须由人民法院决定。
2022-11-25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在执行完毕后,又因程序违法、或违背法律有关规定,被人民法院撤销的,也应由人民法院采取执行回转措施,责令一方当事人将执行所得返还给对方当事人。例如,仲裁裁决书,公证机关所作的赋予强制
2022-08-15
根据法律规定,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书中有关子女抚养义务的当事人,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并且中止其探视孩子的权利。第六十八条 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2022-07-19
如果监护人拒不配合,法院只能依据诉讼法对拒不履行判决的监护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实行罚款、拘留等措施。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
2022-06-11
强制执行所需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委托代理资料、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清单、采取保全措施的民事裁定书等。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后两种情况,因
2022-06-07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已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应提交采取保全措施的民事裁定书复印件一份。
2022-05-07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
2022-03-10
在涉及伤情鉴定案件中,公安机关立案前,应向被害人告知应当履行鉴定的义务以及不配合鉴定的法律后果。立案后被害人拒绝配合进行伤情鉴定时,司法机关可以强制鉴定,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需要注意的是,该措施仅适用于需要进行伤情鉴定的公诉案件,并且该伤情鉴定对证明
2022-01-24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
2022-01-01
担保人受让债权后,对债务人享有权利。如果债务人不履行生效判决书,担保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人申请执行非法院法律文书的,还应提供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一份。已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2021-12-28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申请人申请执行非法院法律文书的,还应提供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一份。已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应提交采取保全措施的民事裁定书复印件一份。
2021-12-27
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和适用条件。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确保其按时到案。适用条件包括可能判处较轻刑罚、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等情形。被取保候审者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面
学生在校园内破坏公物的法律判罚问题。文章介绍了学生破坏公物的现象及其严重性,分析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判罚标准,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文章指出,学校应加强管理和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破坏公物行为的发生。同时,对于严重破坏公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给予相
病退的条件和要求,包括基本条件、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条件,以及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病退条件涉及不同时间参加工作的人员的年龄、缴费年限、因病或非因工伤残程度等要求。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还需满足特定工种、年龄和缴费要求。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则包括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东借款的规定。对于股东个人向公司借贷的行为,公司法并未具体规定其合法性。但从民法原理和公司法的私法范畴出发,自然人股东向公司借款是合法的。借款的合法性取决于公司章程或制度,上市公司需要更严格的程序,而一般有限公司则相对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