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案件适用中国诉讼时效规定的前提是准据法为中国法,法院对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案件进行审理,首先应当明确该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案件的准据法,只有在准据法为中国法的前提下,方能适用中国法律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4-01-24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夫妻一方被宣告失踪的,财产由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保管,如果配偶要离婚的,财产分割由配偶与失踪方的父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诉讼解决。第二十条 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
2024-01-22
我国关于涉外离婚的规定主要集中于《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涉外离婚主要还是适用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的本国法。为了确保离婚的有
2024-01-20
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除非因死亡、法定终止或被依法剥夺监护权,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或限制父母对孩子的监护权。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
2024-01-12
父母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可以归其中一方;但是双方依然均是双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关于孩子监护权争议的处理。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3款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
2023-11-30
离婚协议因涉及身份关系不受《合同法》调整,只能根据《民法通则》民事法律行为理论进行解释。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以终止婚姻关系为目的,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相关问题达成的一致性意见,符合法律规定,也不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因此,应当认定离婚协议自夫妻双方达成共
2023-11-25
首先,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最后,想给孙子变更抚养权,可以从变更监护人角度考虑。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母不愿意继续抚养的,认为抚养
2023-10-28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这里里看只要有劳动收入,17岁也是可以独自生
2023-10-18
我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按此规定,在涉外离婚的法律适用上,我国采用法院地法原则。不论是离婚的条件,还是离婚的程序,均以法院地法律为准据法。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要求离婚的,不论是双方自愿
2023-10-07
双方依然均是双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虽父母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可以归其中一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依法履行对孩子的监护人责任,是当父母的“底线”。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和抚养人。父母离婚,不代表子
2023-09-29
监护权是法定权利,不可通过协商变更监护权归属。《民法通则》第16条第3款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2023-09-20
由于各国法律对离婚条件和离婚方式规定的差异,这就必然引起或产生法律冲突。因为离婚的形式主要涉及程序问题,对离婚的形式要件的法律冲突,各国一般都规定适用法院地法;而对离婚的实质要件的法律选择,各国通常采取以下冲突规则:。只在《民法通则》147条规定离婚适用
2023-09-20
离婚协议应属于不生效的协议或效力待定的协议,当条件成立时协议即生效,反之即不生效。 为协议离婚而签订离婚协议应是一种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这种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在符合所符条件时才能生效。 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所附条件就
2023-09-20
我儿子与张某的女儿结婚不到一年,张的女儿即提出离婚,我儿子也同意。请求返还彩礼适用《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的普通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
2023-09-05
连带责任亦称"连带债务"。"民事责任"的一种。 1、《民法通则》规定,这是连带责任产生的基本依据。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一一整理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是怎么规定的等等问题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法律以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连带责
2023-08-17
所以,在彩礼的认定、彩礼的范围、彩礼是否返还以及彩礼返还的比例等方面,都应当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权利受到侵害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开始。
2022-04-12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