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死缓减为有期,最长为25年,若是无期减为有期,则最长为20年。
2024-11-10
但是仅适用数罪并罚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或者死缓变更有重大立功的情形。一般情形下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是十五年。第四十五条 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
2024-11-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刑期将减为无期徒刑。但是,法律规定缓期执行
2024-11-05
对于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只有存在重大立功表现时,才有可能被改判死缓。被判处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缓期二年执行期限内又重新故意犯罪,经查证属实,执行死刑,由缓期二年执行单位将材料报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呈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
2024-11-04
关于减刑的适用范围,就中国的刑法而言,所说的减刑主要针对的是少数几种自由刑的减免,尚未涉及权利刑、财产刑、生命刑的减免。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在两年期满后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处理方法,不应列入探讨的减刑之中。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
2024-11-02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死缓的,在缓刑期间没有犯罪,有重大立功表现两年期满后应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后期犯罪分子又有立功表现,还可以申请减刑。但是对于严重暴力犯罪,法院会谨慎对待减刑。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
2024-10-22
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所谓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罪的,如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
2024-10-18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死缓的犯罪分子限制减刑的条件包括累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等的暴力犯罪。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
2024-10-11
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监狱只收押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2024-10-10
判处死缓不一定同时附加限制减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2024-09-28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减为无期徒刑的,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减刑的。(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
2024-09-24
死缓不等于就是免死了。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两年执行,这是我国独
2024-09-19
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包括无期徒刑以及死刑,而死缓并不是一种单独刑事处罚,一般是包括在死刑里面的。因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不包括缓刑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通常称为“死缓”,不是缓刑,注意区分。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
2024-09-15
审判监督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相比,尽管二者均属特殊审判程序,但是仍然有明显的区别。审判监督程序适用于一切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而死刑复核程序只适用于未生效的死刑(含死缓)案件。死刑复核后所作的裁判是生效的裁判;而审判监督程序如果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
2024-09-14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行未减刑的罪犯,一律收监执行。如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
2024-09-11
判处死缓不一定同时附加限制减刑。所谓限制减刑是针对的那类特殊罪犯,如犯罪主观恶意明显、情节恶劣、累犯等,限制减轻的目的是延长其改造期,降低对社会的危害,并不是说死缓限制减刑就改为死刑。
2024-09-10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