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民法典》,《婚姻法》的有效期为20201231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二)双方不能就离婚问题达成协议的处理。在签收法院的判决书时,代理人应当注意一点,仔细核对国外一方的姓名,法院的文书中的拼写是否有错误。
2024-01-15
1)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人民法院管辖。4)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婚姻缔结地人民法院管辖。离婚之诉,专属夫妻之
2024-01-14
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都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协议离婚,办理离婚登记需要双方亲自到场,才能够确定婚姻关系的解除。这些书面材料包括授权委托书、离婚意见书、当事人身份的有效证明等,授权委托书和
2024-01-12
涉外协议离婚的前提条件是双方自愿离婚且达成一致意见,其中一方必须是本市常住户口居民并在中国内地办理结婚登记。双方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共同到当地婚姻登记中心申请
2024-01-11
涉外离婚,是指当事人的一方或者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婚姻关系的订立在国外而现在欲在中国进行的离婚行为。 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2024-01-08
1)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人民法院管辖。4)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婚姻缔结地人民法院管辖。1)离婚中的任何一方在
2024-01-07
如果婚姻确实走到尽头,一方单方面提出是可以的,任何一方都有结婚或离婚的自由。如果找不到对方,不能通过协商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离婚的话。
2024-01-06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如果涉外的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或者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男女双方都需要一同前往内地
2024-01-05
离婚行为,按照中国婚姻法律规定存在两种形式。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夫妻双方或一方为外国人在中国起诉离婚的,经过人
2023-12-28
中国公民在中国内地与外国人自愿离婚,或者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时,需要持有涉外离婚协议书并一同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
2023-12-27
本文介绍涉外婚姻的含义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凡涉外婚姻当事人在我国境内结婚或离婚的,都必须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办理。离婚时,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如果起诉到中国法院,由中国法院审理,当然适用中国法。但如果中国法院不承认此离婚判决的效力,仍可就同一事
2023-12-23
涉外婚姻是指一国公民同外国人的婚姻,包括涉外结婚和涉外离婚。在我国,“涉外婚姻”也指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之间的婚姻。凡涉外婚姻当事人在我国境内结婚或离婚的,都必须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办理。5)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
2023-12-20
法院处理的涉外婚姻案件期限的长短,都是由当事人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国内这边,通常国内律师从拿到材料到办结离婚手续,一个月足够。如果是国内一方不同意离国外一方起诉的,那时间则和普通案件一样,三个月内能够结束。我们自己常说,涉外婚姻案件有两怕:一怕国外
2023-12-18
原告徐××,女,197×年6月28日出生,汉族,住……。由于婚前双方接触了解较少,我被被告花言巧语所蒙骗,到达台湾后,被告的真正面目才暴露出来。为维护原告婚姻自由和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侵犯,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2023-12-14
申请离婚登记的双方当事人应当自接到领证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亲自到市民政局领取离婚证,不得由一方或者委托他人代领。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领证期限的,应当经市民政局同意,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2023-12-12
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案件适用中国诉讼时效规定的前提是准据法为中国法,法院对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案件进行审理,首先应当明确该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案件的准据法,只有在准据法为中国法的前提下,方能适用中国法律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在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终止之后,一方就双方的
2023-12-1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