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的工资处理意见。针对不同情况,如被取保候审、被监视居住、被强制收容教育、被强制戒毒、被羁押以及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人员,详细说明了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发放或补发标准。
2025-05-23
需要通知本院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的多种情形,包括延长侦查羁押期限、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变更或解除强制措施、进行精神病鉴定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可以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的情形,如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和身份不明等。
2025-05-23
国家赔偿法中关于刑拘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赔偿起赔时间的明确标准以及羁押时限计入赔偿天数的问题。国家赔偿法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不论行为是否合法,只要受害人遭受实际损害就有权获得赔偿。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条件和期限分类。
2025-05-22
国家赔偿相关的时效和请求权的行使问题。赔偿请求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行为违法确认之日起算,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若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请求权,时效可中止。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两个月内赔偿,未予赔偿或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可申请复议或向赔偿委员
2025-05-22
我国关于行政看管与刑期折抵的法律制度。行政看管不同于刑事羁押,不能折抵刑期。只有刑事羁押中的监视居住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折抵刑期,具体为:被判处管制或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不同时间折抵刑期不同。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规定了先行羁押可以折抵
2025-05-20
羁押期间户主房产过户的法律程序和办理新房房产证的法律程序。在户主羁押期间,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办理房屋所有权过户手续,需提交相关材料并遵循法律程序。办理新房房产证则需审查发展商的资格手续,办理买卖过户登记,完成登记申请后领取房地产权证。
2025-05-18
公安机关在确定刑事案件管辖权时的具体方法和规定。在确定羁押地点时,需考虑案件归属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以及重大刑事案件由谁提起公诉和审理。刑事案件的管辖分工除特定案件外由公安机关管辖,并详细说明了管辖确定方法,包括县级及以上公安机关的侦查职责分工以及
2025-05-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检察工作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收押、出所检察,羁押期限检察,事故检察以及教育管理活动检察和执行刑罚活动检察等五个章节。各章节详细规定了检察工作内容、方法和发现问题的处理措施,旨在规范看守所的检察工作,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2025-05-17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某些条件下可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若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或符合其他特定条件如疾病、怀孕等,可允许其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需由被羁押人或其代理人提出,并由公安
2025-05-15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时间限制。从立案到侦查结束的时间一般不超过7个月,对于已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最多两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经批准延长。补充侦查次数最多两次,每次一个月。审查起诉、一审、二审等都有相应的时间限制,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再审案件应在做出
2025-05-13
变更羁押期限的程序、通知范围以及羁押期限的规定。文中详细说明了办案机关在变更羁押期限时应遵循的程序和通知范围,以及羁押期限在刑法中的具体规定。同时,不计入审限的期限也包括在内。
2025-05-13
关于强拆违法申请行政赔偿的时效问题。赔偿请求时效依据《国家赔偿法》,从违法行为被确认之日起开始计算。特殊情况下,如受害人被羁押或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赔偿请求权,时效会有所调整。受害者可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合理提出赔偿请求。
2025-0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管制期限的规定。管制期限定为3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执行过程中应贯彻群众路线并依靠群众监督。管制的刑期计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且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时间可折抵刑期。管制期满时,执行机关应宣布解除管制以保护被解除管
2025-05-11
关于强拆违法申请行政赔偿的时效问题。根据《国家赔偿法》,赔偿请求人应在违法确认后一定时效内提出赔偿请求。赔偿请求时效计算需注意特殊情况下如受害人被羁押期间及最后六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等情况下的处理。
2025-05-10
我国行政拘留的案底记录和法律性质。案底一般指个人犯罪行为的记录,而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但在公安部门的治安部门有记录。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手段,可合并执行,最长期限不超过二十日。它与刑事拘留有本质区别,包括法律性质、处罚对象、适用目的、适用机关和羁押
2025-05-10
重刑案件侦查羁押期限再度延长的问题。对于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嫌疑人,在延长期限届满后仍不能终结侦查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此外,办案部门需制作相关文件并报请批准。适用本条规定时,需注意适用对象和条件
2025-05-06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