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众所周知,工龄是很重要的,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工龄越长者,其所能领取到的工龄工资也就越多。并且从长远看工龄会影响劳动者退休金领取,大
2023-09-15
用人单位招用的临时工,转为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后一次在本企业从事临时工的工作时间与被招收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后的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学徒在本企业学习期间,应作本企业工
2023-08-20
需要本人档案记载,招工手续尤为重要,从招工正式职工开始计算,还有缴纳养老保险有关凭证。如果档案里有中断,比如劳教,入狱服刑等,领取疾病救济费等不计算工龄的时间。如果是临时工,有单位的劳动合同书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证明也可以认定参加工作时间。规定,本规定适
2023-08-18
连续工龄2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大于等于1年且3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50%计发;不同的单位,非工伤医疗期的工资待遇是不一样的,员工申请工伤认定,要在工伤事故后一年内提出,要填写工伤鉴定申请书,提供和用人单位之间的
2023-06-07
因工轻伤,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后被公司违法辞退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综上所诉,经认定属于工伤的,公司就不能单方辞退。违法辞退员工的,需要按照工龄和被辞退前12个
2022-12-06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机关公务员确认工龄,只要是按规定缴纳了社保,都可以计入工龄但岗位工作年限是不包括前两年的,计算岗位工资、提拔等按岗位工作年限。
2022-08-31
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三) 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022-05-07
(二)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三) 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022-01-14
职工被判刑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服刑期间,工龄会停止计算。
2022-01-06
对工龄的认定属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1-12-24
因工龄认定产生劳动争议的,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劳动合同、身份证明、申请书、社保缴纳证明等。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020-07-21
(一)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参加工作时间认定、出生年龄确认、工龄折算、特种工认定、退休审批、退休基本养老保险或者退休金待遇等发生的纠纷;(八)其他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一年届
2020-05-25
职工工龄认定主要依据职工档案,档案材料齐全的,工龄认定没有异议;档案材料不齐全的,情况非常多,依据文件也非常多,无法一一列举,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假设1:如招工表、招干表丢失,劳动部门认定该职工要以转正定级表作为参照依据,普工一年转正定级,特殊工
2020-05-25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