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数额需要按照对方的实际损失来确定。《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构成
2023-03-28
、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专利权对外观设计的要求是美观、新颖、有独特风格,并且需要保持原创性,专利权的设计不能抄袭其他作品,否则会构成侵权,设计风格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不得违法法律规定,不能损害其他原创作品的利益,外观设计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才能备
2023-03-20
专利权人对其拥有的专利权享有独占或排他的权利,未经其许可或者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使用,否则即构成侵权。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受让人是指通过合同或继承而依法取得该专利权的单位或个人。专利权是属于知识产权,依照相关规定
2023-03-16
(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2023-02-28
专利权申请未公布期间不算侵权,专利权自授权之日起生效,在此之前均不算侵权。但是如果是发明专利,且在授权前已经公开,则在公开日至授权日之间有一个临时保护,在此期间发生的侵权行为,可以要求对方支付合理的费用。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
2023-02-06
判断侵权与否的依据就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即发明创造专利权的法律效力范围。就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而言,其效力范围就是专利权所保护的技术特征,主要以权力要求书的内容为准,同时可以参照附图及说明书的内容;就外观设计专利权而言,其效力范围就是专利权所保护的新设计
2022-12-02
中国专利权保护是通过法律途径实现的,在专利权被侵权后,专利权人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保护自己的专利权。如何确定专利保护的内容,以权利要求书确定的范围为准。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专利保护期限届满、未缴付年费或主
2022-11-26
应当是外观设计专利相关种类产品的一般消费者,以该人群的视觉出发,是否会造成混淆。是否侵权,应以涉案产品和涉案专利之间进行对比,而不以涉案产品和专利权人产品之间进行对比。在判断外观专利是否侵权的时候,首先是进行观察涉案的外观是否和已经注册成功的外观是否
2022-11-17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构成相同或者相近似,可以认定侵犯外观专利的行为,即这样认定外观专利侵权:。满足法定条件可以认定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侵权行为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照侵权行为人的个数,可以将侵权行为分为单独侵权和共同侵权;按照行为人主
2022-11-11
商标如果被他人侵犯了,此时可以通过行政方法来维权,即向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商标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以及侵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权利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
2022-10-31
专利权是专利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2022-09-16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
2022-09-14
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应当以符合作品的一般特征为基础。我国目前法律并未明确将服装设计认定为“作品”,服装行业实践中存在的大量抄袭行为一般通过“接触+实质性相似”的公式进行界定,抄袭属于侵权行为,侵权人需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
2022-08-04
行为人为生产经营目的,擅自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方式使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犯专利权的其他情形。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2022-06-02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产品。
2022-05-05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查阅或者复制该专利权评价报告。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专利权评价报告不是行政决定,因此专利权
2022-04-2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