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发明人、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更名、迁址的,应当提交当地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签发的证明文件;变更国籍的应当提交国家主管部门签发的证明文件。受让方重新提出费用减缓请示,个人变更为单位的应当补齐相关费用。
2024-02-03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人对发明专利驳回申请复审的时候,需要交纳1000元的复审费用。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
2024-01-27
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确定。专利挖掘是为了从科研生产当中发现可以用来申请专利的创新点,让科研成果得到充分保护,从而使科研过程中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得以回报,是一项极富技巧的创造性活动,是将技术创新以申请专利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专利,从字面上
2024-01-22
本文介绍了申请发明专利的大概费用和费用减免规定。根据专利法规定,申请费、实质审查费和自授予专利权当年起三年内的年费可以办理费用减缓,个人名义申请减免85%,单位名义申请
2024-01-08
专利局不会通知缴纳专利年费。专利申请日前一个月内预缴下一年度的年费。凡向专利局缴纳的费用应当写明正确的申请号、费用名称简称及分项金额,未写明的视为未办理缴费手续。在补缴时间超过规定期一个月的,按5%年费递增滞纳金,最多25%。期满未缴纳的,专利权应当自缴
2024-01-02
其中,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为个人或者单位的,减缴本办法第二条规定收费的85%;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单位为共同专利申请人或者共有专利权人的,减缴本办法第二条规定收费的70%。
2023-12-31
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应提交委托书。申请费用减缓的,应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及相应的证明文件。专利局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需经初步审查。在初步审查合格之后,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授权申请人在接到授予专利权通知
2023-12-22
专利申请提交到国知局后会得到受理通知书,在缴纳了全额费用之后将得到审查。专利审查分为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后者只针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经过初步审查即获得授权,而发明专利通过了初步审查将发出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等待进入实质审查。专利申请在审
2023-12-20
本条例所称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特许人应当依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
2023-12-18
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以专利权出质为债务担保担保的,专利管理要对出质进行登记,发明专利登记费为200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150元。(一)专利权的授予;(二)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三)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其解除;(四)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五)专利权
2023-12-17
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转让的费用应该由转让人与受让人协商确定,商标好后签订转让合同。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
2023-12-17
需要注册公司,连锁店是指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由于特许企业的存在形式具有连锁经营统一形象、统
2023-12-09
对于公司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应分别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不同处理。研究阶段的支出一般都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无形资产形成的必须支出,应资本化支出,计入成本。
2023-12-04
各种费用可在规定的时间内,直接向专利局当场交纳;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邮局汇款交纳。通过邮局递交申请文件的,在接到专利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后,交纳申请费,交费期限自申请日起二个月之内。还没有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所在年度无须交纳年费。发明专利申请,
2023-12-04
纳税人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3-12-03
为了加快获得专利权的期限,可以申请提前公开,这样在初审合格后,即进行公布,然后进入实审阶段,这样可以加快授权进度。另外,有些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加快审查的请求,但手续比较复杂,费用也会较高。
2023-11-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