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后可否转让的问题。股权质押后转让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质权人同意是转让的前提。转让程序需正式通知质权人,且转让所得应优先用于偿还债务。按照实收资本转让股权时,需确认股权转让收入与股权净值之差额。最终,匹配本地专业律师解决法律难题。
2025-06-23
股权转让涉及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个人转让股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管理会对股权转让所得计税依据进行评估和审核。同时,计算股权转让所得需考虑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并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来核定。法律规定了财产
2025-06-10
个人股权转让成本的确定方法,重点介绍了股权原值的确认方式。根据《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个人转让股权时,应减去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文章详细列举了股权原值的确认方法,包括现金出资、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无偿
2025-06-09
基金份额和股权在出质后是否能够转让的问题。出质后的基金份额和股权不能随意买卖,需经过双方同意。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和股权所得价款需用于清偿债务或提存。合伙人转让股权需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变更登记并取得全体投资方的书面许可。文章提供了相关法规和解答,建议直
2025-04-13
公司股权的转让流程和法律规定。转让流程包括交易双方商讨、召开股东会议获得同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修改公司章程和完成变更登记手续。法律上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股权,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同时,股权转让在特定情况下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5-04-13
企业以股权作为出质的权利为债务提供担保的,是属于企业常用的股权融资的方式之一。第七十八条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
2025-02-03
需要缴税,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缴税。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不是经营行为,不缴纳营业税,法人股东转让股权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要缴纳印花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股
2025-01-15
股权质押既可以是个人的行为,也可以是法人行为,企业法人也可以质押公司可以依法转让的股权。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
2024-12-31
(一)汇票、支票、本票;(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股权质押贷款的办理没有规定的时间限制,只要把规定的质押流程走完,股权质押贷款就可以生效。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
2024-12-11
依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股权质押是以登记为准的,进行股权质押合同登记后,质权人的质权设立,所以并不是以最后一次为准。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
2024-12-04
股权质押只是限制了股东处置股权的权利,而投票权是没有质押的,股权质押后股东还是具有投票权的。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2024-12-01
依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股权在担保期间的,股权不能转让,如果未办理解押的,股权是不能再次质押的。第七十八条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
2024-11-28
依据我国担保法及物权法的规定,股权质押是需要对质押合同进行备案登记,或者将质押合同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第七十八条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
2024-11-03
依据担保法的规定,股权在质押期间的一般不能转让,但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一致的,提前清偿担保债务的情况下,可以转让股权。第七十八条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
2024-11-0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股权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东可以用自己的股权为个人债务担保,以股权出质担保的,要签订质押合同。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
2024-10-20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