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权转让是平价转让或折价转让则不存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另外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3条第5款规定,个人转让股权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2023-10-04
依据担保法的规定,股权出质和股权质押是一样的,依法可以转让的股权出质后,办理质押登记就完成民股权质押。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质
2023-09-25
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了企业迅速扩张的重要手段,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重组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等,在并购重组中主要会涉及到自然人股权流转的税务问题。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第六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
2023-09-25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对纳税人收回转让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政策规定,对于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3-09-22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的兄弟姐妹,确定的股权转让价格明显偏低的,视为有正当理由,这个时候是无须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的。所以兄妹间转让股权可以平价转让,没有所得则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2023-06-28
变更股东需要交纳登记变更费,一般在80到100元左右,具体咨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转让股权的收入额减除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双方按照产权转移就股权转让书据计贴印花税,适用税率为书据所载金额5‰。有限责任公司变
2023-06-28
股权转让所得就是使用股权收入扣除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一些成本。综上所述,公司之间转让股权主要交纳以上两种税费,事实上,个人转让股权也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这里要注意,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转让股权时,同等条件下内部的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达成股权转让
2023-03-08
新法规定都要征税。企业转让股权需要缴纳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这是严格的法律要求,会直接影响股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其实这个步骤和第2步可以一起解决,例如通过召开股东会的方式进行表决,并作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声明。
2023-02-14
股权转让所得是指股权转让价减除股权成本价后的差额。股权转让与其他财产转让一样,其收益的性质属于资本利得 。股权转让不一定要按注册资本原出资额定价,只是作为参考标准。股权转让价格确定的原则是在不损害国家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条件下,由转让双方议价确定的。可以
2022-11-14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为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印花税。如果A是个人,其转让股权应该按照转让股权的价格与投资款的差额,计征个人所得税另外,A和B都还要交印花税。
2022-08-08
第四条个人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第六条 扣缴义务人应于股权转让相关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将股权转让的有关情况报告主管税务机关;股权转让后,转让股份的一方需要及时的办理纳
2022-04-22
股权被司法或行政机关强制过户;非上市公司不以股票形式发生的企业股权转让行为,属于财产所有权转让行为,应按照产权转移书据缴纳印花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的有关规定,个人转让股权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依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
2022-04-20
第四条个人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第六条 扣缴义务人应于股权转让相关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将股权转让的有关情况报告主管税务机关;股权转让后,转让股份的一方需要及时的办理纳
2022-04-19
2、如属于转让股权的,应按照下述规定征税:对于,依据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原股东取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2022-03-31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由转让人缴纳,如果股权转让所得超过原始投资成本的,就需要按一定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转让的,此时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只有在其他股东都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要转让股权的股东才能将该股权转让给股东
2022-02-24
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2022-01-1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