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后续治疗费是指“对损伤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后遗功能障碍需要再次治疗的费用或伤情尚未恢复需要二次治疗所支付的费用”。交通事故伤残指因道路交
2020-05-25
车借给别人肇事逃逸,车主对事故发生存在过错的,应当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不存在的过错的,无需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
2020-05-25
依据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依据侵权人经济能力、受诉地法院平均生活水平而定。但是同样是刑事附带民事的人身伤害案件,对交通肇事的刑事案件,由于其同时适用刑法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肇事方除要
2020-05-25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依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确定。精神损害是人身权益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精神痛苦和精神损伤。一般情况下,当事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法院不支持,在当事人
2020-05-25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一般应适用公安部发布的《中华
2020-05-25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等相关法律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首先由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2020-05-25
各省死亡赔偿标准是不一样的,交通事故小孩死亡赔偿建议查查当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死亡赔偿金是结合受害人的身份来确定,赔偿标准订了二等。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前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期限上,《道路交通处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是补偿十年。
2020-05-25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从性质上说属于人身损害赔偿范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确定道路交通事故中农村居民的死亡赔偿金,应当把握以下几点:。按规定,死亡赔偿金以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
2020-05-25
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前,《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国家赔偿法》对于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将递减的年
2020-05-25
张律师告诉记者,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相关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也作了相应的改动,《规定》不再直接限定赔偿的数额和种类,但是要求要参照近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沈阳市交警支队的干警告诉
2020-05-25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等相关法律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首先由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认定。保险公司及对方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和住院护理费,住院伙食费,交通费。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
2020-05-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据自治区统计局2014年度有关统计数据,现将2015年度全区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人身损害赔偿有关费用计算标准通知如下,请参照执行。在本标准
2020-05-25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我国的《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公布施行的《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基本上采纳了这一理论,将死亡赔偿
2019-08-09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的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等规定,误工费车保险赔偿需要根据法律规定
2019-08-0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