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C、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D、经审查批准的法律援助申请人或符合条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为受援人。
2023-01-28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第五十一条 终止公证的,公证机构应当根据终止的原因及责任,酌情退还部分收取的公证费。婚前房产协议等的公证请求被公证处受理之后,不管后期公证申请人是否撤
2022-10-25
必须符合法定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022-09-08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的受援人,经审查认为符合缓、减、免交仲裁费条件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受援人先行作出缓交仲裁费的决定,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仲裁费的支付。
2022-08-24
3、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聘请辩护律师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2022-04-28
对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及时立案、及时审结、及时执行。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对受援人作出缓收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的决定。
2022-04-19
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当自受理强制医疗申请或者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之日起三日以内,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其诉讼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2022-04-07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022-03-25
(一)申请法律援助的对象必须是经济困难或者因突发事故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以及刑事诉讼中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被告人。《法律援助条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但是,这并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
2022-03-0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证处出具执行公证书的,公证费用一般是由申请公证人支付的,而申请人可以与债务人协商支付。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
2022-01-01
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
2021-12-27
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可以依申请或通知由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指派律师提供辩护。
2020-07-21
找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会指派律师给予法律援助。如果委托律师可以与律师协商,到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手续,如果是法律援助,可以到当地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进行申请。申请人(受援人)以欺骗方式获得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中心应当取消其受援资格
2020-05-25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约见值班律师的条件是没有委托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没有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时,嫌疑人有权约见值班律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约见值班律师,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约见值班律师提供便利。(二)
2020-05-25
依据我国公证法的规定,对遗嘱进行公证时,公证处要保管被公证的遗嘱,而保管遗嘱的费用在公证费中收取,所以不另外收取保管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等重要的公证档案在公证机构保存期满,应
2020-05-25
对遗嘱进行公证时,依据公证法的规定,申请人需要向公证机构交纳一定的费用,公证机构才会出具公证书。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 第四十六条 公证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遗嘱公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