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公司在注册时通常需要一定的注册资金。本文介绍了公司注册资金的认缴方式和相关影响,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公司注册资金的认缴是通过向银行账户转账的方式进行缴纳。认缴资本是在一定期限内累计到达的实收资本额,包括实物和货币投资。认缴制的目的
2024-03-04
由于认缴制不是空头支票,股东必须在公司章程中约定并详细载明,各自认缴的出资比例、数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可以取消了设立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公司法》的认缴制规定了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责任,尽管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公司的登记事项,但是对认缴的公司
2024-02-18
(一)删去第七条第二款中的“实收资本”。(三)将第二十六条修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023-11-01
现在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的注册资本可以随便填。如果注册资金太多,不仅公司承担法律风险过高,而且办理税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2023-09-28
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是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有多少,该公司的银行验资账户上就得有相应金额的资金。实缴制需要占用公司的资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是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需要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证证明文件。也正如
2023-09-24
注册资本跟所接工程是有关系的,对于建筑工程注册资金与建筑资质有匹配。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是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需要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证证明文件。
2023-03-22
不能,不存在零资金注册的公司。0元没有真正意义上能注册一家公司的,但0元实缴资本金这是可以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申请企业登记不用再为注册资本发愁。如参照
2023-03-10
不能,不存在零资金注册的公司。0元没有真正意义上能注册一家公司的,但0元实缴资本金这是可以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申请企业登记不用再为注册资本发愁。如参照
2023-03-08
新公司法对注册资本实行改革,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即认缴制。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的注册资本可以随便填。如果注册资金太多呢,不仅公司承担法律风险过高,而且办理税务登
2023-03-07
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不一致的,因为两者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对于注册资本来说,一般是公司成立时认定的数额,但实收资本则是属于按照注册资本认缴的相关情况来进行缴纳的。
2022-12-29
转而采取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方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
2022-11-10
如果公司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但查封的财产仅限于应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规定,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2022-09-16
规定,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2022-09-13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实收的股本总额。实收资本是公司成立时实际收到的股东的出资总额,是公司现实拥有的资本。由于公司认购股份以后,可以一次
2022-06-15
也就是说,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
2022-03-25
注册资本是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而实收资本则是企业在实际业务中遵循法律规定的结果,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在现行制度下,它们在金额上又是相等的。注册资本是公司在设立时筹集的、由章程载明的、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是股东认缴或认购的出资额。由于公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