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
2024-07-14
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查明结婚申请是否符合结婚条件。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各地的婚姻登记机构在办理结婚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绝对不可能向当事人收
2024-07-09
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不能提出离婚申请,除非女方提出离婚或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这一规定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
2024-07-08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对于第一次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来讲,要准备的证件很简单,如果之前离过婚,再婚时就需要提供离婚证,或人民法院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书。
2024-07-06
一、离婚有协商和起诉两种方法,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到原婚姻登记机关或任一方的户籍地的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领取离婚证。起诉要到被告户口地或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 四、依照法律规定,有家庭暴力
2024-07-01
外地人离婚需在户口所在地办理手续,如果符合条件,可在被告方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起诉离婚,或提供双方居住满一年的证明,在异地办理离婚手续。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
2024-06-27
王某和张某开办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但经营一直不景气。一年后,两人邀请韩某携资50万元入股。为省麻烦,三人没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东变更登记手续,也未在公司原始章程上签名,只是出具了一张加盖了公司财务专用章、注明是投资款收条。韩某不同意,彼此发生争执
2024-06-25
离婚的条件是被告在异地生活一年以上。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如果选择协议离婚,需要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办理手续;如果选择诉讼离婚,需要向被告所在地
2024-06-25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办理离婚登记。然而,根据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
2024-06-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身侵权向人民法院主张赔偿的,适用短诉讼时效,起诉时效为一年。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
2024-06-24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如果夫妻双方自愿离婚,他们需要共同前往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如果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
2024-06-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是协议离婚,女方怀孕了也可以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但是,如果是诉讼离婚的情况下,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
2024-06-22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
2024-06-22
根据《合同法》第55条的规定,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为1年,其起算点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根据《民法意见》第73条第2款的规定,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一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
2024-06-21
结婚一年多男方婚内出轨,如果此时双方离婚,则男方的彩礼一般是不予退回的。(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2024-06-12
2008年6月份,魏村黄女士分两次付款24万元购买了某小区的一套建筑面积105平方米的商品房。后来黄女士了解到,一年前购买该小区房屋的业主至今一直还没有办理出产权证。黄女士感到自己受骗了,多次要求开发商解除合同,返还房款,但开发商拒绝了黄女士的要求。起诉开发商
2024-06-0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