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商标是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或人民法院按司法程序认定,著名商标则是由省工商部门认定。驰名商标必须达到全国相关公众知悉的程度,而著名商标满足本省或本地(市)相关公众知悉的程度即可。驰名商标不仅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跨类别保护,还能根据认定部门的不同得到商标局
2024-03-20
一般来说除驰名商标或注册商标外不构成侵权,但如果对方有证据证明您的店名或经营对其品牌声誉构成损害,可以请求赔偿。企业名称、商号以及个体经营者的姓名、字号等的专用权同样是企业和经营者所拥有的合法垄断的财产,代表了企业的外在形象,也关系到该经营者商业信誉
2024-03-03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因侵犯他人商标权而引起纷争的,应当协商解决,若协商未果,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部门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
2024-03-03
证明该商标驰名的其他证据材料,包括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近3年的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税、销售区域等有关材料。
2024-03-01
公司名称与商标名称相同并不侵权。(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著名商标的认定机构是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024-02-09
驰名商标的侵权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存在违法行为,即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2、发生了实际损害;3、侵权行为人有过错;4、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驰名商标是指在
2024-01-27
我国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员国,并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履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规定,保护成员国在我国已注册或者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是我国应尽的义务。
2024-01-20
1.1第一款和第二款 该两款语义自明,无须注释。 1.2第三款 “主管机关”的法律性质取决于具体成员国的国家体制,对其作该种定义是为了广泛适用于所有成员国的现行体制。根据本规定,“使用”应涵盖商标在因特网上的使用。 2.19第三款第2
2024-01-19
在实践中,驰名商标侵权标准是什么呢? 我国《商标法》第52条对各种商标侵权行为作了列举性规定,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
2024-01-18
侵犯驰名商标的案件是属于侵权行为,由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被告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加工、生产工具、生产
2024-01-17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商标设计具有独创性;商标所指定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质量优良且稳定;该商标的广告投入与商品的销售量或服务收入成正比增加;在有关国家注册了该商标并销售使用该商标指定的商
2024-01-16
应当充分运用法律规则,在法律赋予的裁量空间内作出有效规制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行为的解释,促进商标申请注册秩序正常化和规范化。恶意抢注国外驰名商标是一种侵权的行为,对原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并且严重的还将对于当事人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
2024-01-16
商标侵权诉讼不会失效。商标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以及侵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权利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
2024-01-13
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人民法院审理域名纠纷案件,对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应当认定被告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
2024-01-11
第一条为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规范驰名商标的认定工作,促进驰名商标认定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切实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
2024-01-10
目前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是这样的:驰名商标并不是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主动去认定,而是被动的,并遵循个案认定原则,即每个案件中都必须独立认定,并且每次认定仅对该案件有效。最后,在商标侵权的民事诉讼程序中,还可以向地方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起认定驰名商标的申
2024-01-08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