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大”: 1.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等苯丙胺类毒品100克以上; 2.氯胺酮、美沙酮1千克以上; 3.三唑仑、安眠
2023-08-24
毒品犯罪是指涉及毒品的犯罪,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均为犯罪行为。当前,毒品犯罪处于高发时期,发案数量持续攀升,因毒品犯罪被判处极刑的人数高居各类死刑案件首位。对于运输含甲基苯丙胺的“摇头丸”犯罪,含量在25%以
2023-08-23
按照《刑法》规定,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2023-08-18
第三百五十二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
2023-08-06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如果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还有可能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对单纯容留行为的,应当处以相对较轻的刑罚;对以牟利为目的的容留行为的,应当在法定刑幅内处以相对较重的刑罚。
2023-02-20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2023-02-03
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1-10
第三百五十二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2-12-12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
2022-09-30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运输毒品罪的补充罪名;只有行为人不以进行运输毒品犯罪为目的或者作为运输毒品犯罪的延续而存在的,才能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否则应以运输毒品罪定罪处罚。
2022-09-06
如果毒品的数量巨大的,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当代的社会,如果发现他们存在吸毒这种行为,那么应当及时的予以制止,这也是为了他人身体健康安全而考虑的,如果发现他人吸毒,不仅没有制止,而且还引诱他人,鉴定机构将会构成犯罪行为。
2022-08-31
1、如果行为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窝藏的数量大的,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8-20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原植物的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有关法规,非法买卖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行为;第三百五十二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
2022-08-15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客观方面表现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走私制毒物品的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022-08-05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行为。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行为的,应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的罚
2022-07-18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无论毒品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非法运输罂粟种子五十克以上、罂粟幼苗五千株以上、种子五十千克以上、幼苗五万株以上的应立案追诉。
2022-07-13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