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发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将其立即释放。
2024-08-11
对于经侦立案后多久发协查期限这个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
2024-08-10
在刑事诉讼中,除公安机关依法拥有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的权限以外,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于具有以下两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有权决定拘留:。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
2024-08-02
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相应的负责人决定,如院长、检察长
2024-08-02
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件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记
2024-08-01
1、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一般情况下,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 3、抓到人后先刑拘,30天内转捕。 根据上述规定,职务侵占六万元以上一百万元
2024-07-31
民事诉讼法对于传票的送达方式作了明确规定,刑事诉讼中也需要送达传票。 收件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的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送达的,视为直接送达。对传票、通知书、判决书、裁定书
2024-07-31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案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2024-07-26
③采取保存措施要向当事人出具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字的的证据登记保存清单。④被登记保存的证据要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如登记保存驾驶证,对运政案件事实一般没有证明作用,应立即退还原主,但路政及养路费征稽案件却有较大的关联性。⑤采取登记保存措施后必须在作出处
2024-07-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并不能认定为犯罪,刑事拘留只是刑事强制措施,没有被法院判刑的,不能认定为有罪。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
2024-07-21
1、公安机关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公安机关严禁超越案件管辖范围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 1、已经批准立案的,立案单位应确定警力,
2024-07-21
因为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属于单位犯罪。非法集资在法律上主要是指两种犯罪,一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另一种是集资诈骗罪。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综上所述,单位构成非法集资犯罪的,直接负责人承担主要的刑事责任,应该属于
2024-07-15
拘传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其主要步骤包括填写《拘传证》并报负责人审批,由两人以上的执行人员执行拘传。在执行过程中,应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并可使用戒具对抗拒拘
2024-07-12
办案人员根据办案情况,认为需要采用拘传措施的,应首先填写《拘传证》,然后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审批。拘传时,应当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对抗拒拘传的,可以使用械具,强制到案。公、检、法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到案后,应当立即讯问。
2024-07-09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回避人在刑事诉讼中无法申请回避复议。回避申请可以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个阶段提出。回避的审查和决定由相应的负责人决定,如院长、检察长、公
2024-07-09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18条的规定,为了确定死因,公安机关可以经过负责人批准,对尸体进行解剖,并要求死者家属到场签字。此外,进行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
2024-07-09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