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诉讼金额大小及案情繁简,应向不同级别的法院提出诉讼。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证据规则的规定产品责任纠纷生产者应当对免责事项负有举证责任。产品侵权责任中的损害事实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
2019-08-09
要拿出证据证明该产品存在设计上、制造上的缺陷,或证明该产品的使用说明、警示标志存在缺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赔偿、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受害消费者有时很难找到证据,证明产品存在的缺陷,这时可以借助有关的专家、技术人员和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加以证明。
2019-08-09
您好,请问,产品责任险由谁来投保?生产商、出口商、进口商、零售商及修理商等一切有可能对产品事故造成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人,都可以投保产品责任险。产品责任险的被保险人,除投保人本身外,经投保人申请,保险公司同意后,可将其他有关方也作为被保险人,必要时将
2019-08-09
生产商(经销商)既能够最大程度地弥补受害消费者的损失,又不会有太大的成本支出。形形色色的责任保险,并不需要个人消费者购买,但却能实实在在保护我们的利益。如此一来,一旦产品发生伤害事故,厂家对于消费者的赔偿请求就不会太过推诿,毕竟保险公司可以为其“埋单”
2019-08-09
赔偿数额较低,不能使伪劣假冒产品制造者有切肤之痛。我国法律对产品侵权责任采取项目列举法,没有规定具体的赔偿数额。如一热水瓶爆炸造成两死一伤的惨案,共赔偿16万元。产品损害赔偿的范围问题。从我国的《产品质量法》第30、32条的规定来看我国产品损害赔偿的范围,
2019-08-09
在产品责任发生时,作为受害人的消费者或第三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提起诉讼,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提起诉讼,亦可以以生产者和销售者为共同被告,请求损害赔偿。产品的销售者被起诉后,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仍然由销售者向受害人
2019-08-09
从民事责任的构成来看,我国《民法通则》将其区分为违约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产品质量引起的民事责任从其构成要件和性质上来看,包括产品质量违约责任和产品侵权责任以及两种责任的竞合三种形态。因此,产品质量违约责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只在合同当事人之
2019-08-09
四、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2019-08-09
产品责任法意义上的“产品”概念,既不同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也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具有特定意义。“产品作为构成产品责任法体系和确立产品责任实际承担的基础,有理由得到法学界的青睐和立法者的注意。”[1]确定产品责任,首先必须明确法律意义上“产
2019-08-09
它是指对经营者的侵权行为,无论他们主观上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也无论侵权人是否受到刑事、行政制裁,均应根据造成损害的大小确定民事赔偿的范围。这表明,损害赔偿以实际损失为限,消费者损害多少,即得到多少的赔偿。也就是说,产品责任在性质上属于侵权责任,产品所
2019-08-09
产品责任的人身损害包括三个方面:。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在产品责任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中,我国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损害赔偿范围是基本一致的,而民法通则规定的赔偿范围与它们却存在一些差异。
2019-08-09
2015年下半年,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保险公司陆续推出诉讼保全责任保险产品。
2019-08-09
(一)因履行本保险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协商不成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2019-08-09
未经保险人书面同意,被保险人不得对索赔方做出任何承诺、拒绝、约定或实际赔偿。
2019-08-09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2019-08-09
(一)被保险人违法生产的产品;
2019-08-09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