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代表诉讼被告人的范围包括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侵害公司合法利益的人。为充分发挥原告股东的"啄木鸟"作用,公司法拓展了被告范围,将公司高管、控制股东和第三人均纳入被告范围。根据该法第152条第3款之规定,他人侵犯公司合
2020-05-25
然而,由于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股东个人的利益有可能与被代表的公司利益及其他股东利益发生冲突,若允许原告股东在诉讼中与被告达成和解或主动撤诉,从而在诉讼之外得到个人的不正当利益,则与设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初衷相悖。因此,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股东应将和解
2020-05-25
从新《公司法》第151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范围较广,任何侵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怠于对其行使诉权的侵害人,均可能成为,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清算组成员以及其他任何人。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来维护公司利
2020-05-25
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他人。由于股东代表诉讼的实质原告是股东所在的公司,只是因公司怠于或者拒绝
2020-05-25
派生诉讼的被告是以不当行为侵害公司利益而应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当事人。从以上两种立法体例可看出,以美国式的派生诉讼的被告的范围界定对股东和公司的保护为优。中国立法对派生诉讼的被告的规定类似于美国,不仅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可以作为派生诉讼的被告
2020-05-25
对此提法,笔者有两点不同意见,首先是股东代表诉讼应该无涉《行政诉讼法》,这个被告确认问题将另文论述;第二,股东代表诉讼应当有符合其诉讼特点的时效制度,这绝非叠床架屋。诉讼时效,其制度目的主要有二。
2020-05-25
原告与第一被告是合资企业第二被告的合法股东。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起源于英国衡平法,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大多数国家均有此制。1966年台湾地区公司法也引入了股东代表诉讼机制。但我国现行公司法并未将这一有着诸多优点的诉讼机制纳入其中,仅
2020-05-25
所谓股东代表诉讼,是一种赋予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制度安排。股东代表诉讼的机理: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代理性。被告范围:一类是第152条规定的董事、监事和高管;另一类是第152条第三款规定的他人,即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符合
2020-05-25
它涉及到原告股东、被告和公司三方的关系。作为我国新《公司法》新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适用是一个实践继受的过程,也面临着法律本土化的必然趋势。对诉讼的适格当事人、诉讼程序、诉讼担保以及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有效性等问题的探讨,必将对该制度的
2020-05-25
所谓股东代表诉讼,指股东对公司遭受的损害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美国法规定最为宽范,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不仅可以是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也可以是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大陆法系台湾股东代表诉讼的对象范围最窄,仅限于董事。
2020-05-25
如果以公司名义起诉董事长,就会出现起诉的被告同时又兼任原告的法定代表人的双重角色集中于一人,这就是“人无法咬自己的鼻子”的逻辑在公司诉讼实践中的表现。因此派生出了在这种情况下由公司股东代表公司起诉公司董事长,公司董事长拒不召集主持股东会议、滥用董事、
2020-05-25
在这种诉讼中,原告为股东,被告可能是公司,也可能是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法》一共规定了提起这种诉讼的5种情况:。《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享有对公司的知情权,在实践中知情权主要体现在股东可以查看公司章程、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和账簿等。所以,派生
2020-05-25
原告:张某民,男,汉族,195X年3月13日出生,住重庆市渝中区某某路XX号,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联系电话:。原告系被告股东、董事。被告成立至今从未按照《公司法》规定向股东提供过一次财务会计报告。特根据《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向贵院起诉,盼依法判决满
2020-05-25
2006年6月,被告XX市某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依法成立,2008年6月3日被告收取原告邓某某股金十万元并开具收据,但被告未向原告签发出资证明书,亦未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现原告提起诉讼,要求判令确认原告为被告公司股东。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公司收取原告邓某某股
2020-05-25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被告,提起的要求确认公司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无效之诉讼,不属于股东代表诉讼,应认定为股东直接诉讼。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19-08-0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