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合同诈骗和合同欺诈相关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和合同欺诈相关法律知识

  • 民事欺诈向合同诈骗区别

    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b、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

    2020-05-25

  • 民事欺诈向合同诈骗的转换

    有些个人为了谈下一个合同,但另一方要求必须是公司才与其签订合同,于是该个人就私刻公章或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单位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他很好的履行合同义务从中获得了利润,虽然该行为违法但并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果合同签订后携款潜逃则构成合同诈骗罪。从这个例子

    2020-05-25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含义,我国刑法第224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既包括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还包括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2020-05-25

  • 合同欺诈罪的量刑

    犯合同诈骗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投,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231条的规定,单位犯本罪的

    2020-05-25

  • 合同刑事诈骗与合同民事欺诈

    新的统一合同法中,并没有合同欺诈概念的规定或阐释,但是,一般认为,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法律性质上的区别:合同刑事诈骗属刑法调整范畴,而合同民事欺诈属民法调整范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数额达到较大的,是刑事诈骗,数额未达到较大的,是民事欺诈。因此可知,合同刑

    2020-05-25

  • 合同欺诈行为是否违法

    合同欺诈行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同欺诈行为的二重性使合同欺诈行为成就的合同在法律上是一个矛盾体,从而使其成为利用合同从事违法活动的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合同法调整范围,其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

    2020-05-25

  • 合同篡改是合同欺诈吗

    合同篡改是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相关客户单位钱财,所以合同篡改是合同诈骗的一种。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

    2020-05-25

  • 合同欺诈要怎么赔偿

    冒充合格主体资格是诈骗行为人的贯用手段;签订合同后,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对由于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决策失误致使规避没有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应当赔偿损失。

    2020-05-25

  • 合同欺诈是信访吗

    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合同诈骗,向公安局经侦部门报案。合同欺诈行为有三方面的法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合同法调整范围,其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2020-05-25

  • 合同欺诈是指什么

    合同欺诈,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错误的认识必须是进行意思表示的直接原因。合同诈骗罪是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新设立的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

    2020-05-25

  • 怎样预防合同欺诈行为

    如何控制、治理合同欺诈行为,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由于合同欺诈行为比较复杂,它不仅使合同无效或撤销,而且常与合同纠纷,合同诈骗犯罪等法律问题相交织,相混杂在一起。加之法律又无明确规定,界限不清,因此造成人们对此种行为认识上的混

    2020-05-25

  • 被告人的行为是民事欺诈还是合同诈骗犯罪

    公诉机关以被告人卞*军犯合同诈骗罪向泗洪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卞*军辩称其对贷款没有非法占有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二)项、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以合同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卞*军有期徒刑九年、罚金10000元;另外对违法所得197万元予以追缴。

    2020-05-25

  • 购车无合同商家属于欺诈吗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表现形式有如下五种:

    2020-05-25

  • 合同字迹模糊算欺诈吗

    如果是以字迹模糊的方式来进行诈骗就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合同,应当理解为不包括单纯的借款合同,因为利用

    2020-05-25

  • 合同诈骗防范的方法

    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都有采取欺骗手段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但二者却有明显的差别。

    2020-05-25

  • 合同欺诈的特点及其相应防范对策

    全国公安机关2000年立案的合同诈骗案件1万余起,涉及总值达646亿元。据了解,目前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情况仍较突出。合同欺诈行为践踏了市场公平交易与诚实信用的法则,扰乱了正常经济秩序。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提高,利用合同进行的欺诈方式也形成了以下新的特点:

    2020-05-25

< 6 7 8 9 10 11 12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 公司法中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 被告解除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
  •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申请施工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