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并购境内公司依法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的申请书;上述报送文件经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逐级上报,最终由商务部外资管理部门审批。是指对有限责任公司、非上市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的收购。收购形式分为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两种形式。这就是所谓的要约收购,但由于
2023-09-14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
2023-09-13
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的时候,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完成审核流程过后才能完成并购重组。收购人作出要约收购提示性公告后,在公告要约收购报告书之前,拟自行取消收购计划的,应当公告原因;自公告之日起12个月内,该收购人不得再次对同一上市公司进行收购。
2023-09-01
兼并收购,从字面上理解,是分为了兼并与收购两种行为的,所以也称之为并购。关于企业并购的问题,法律上是作出了比较多的规定,同时也对其定义、风险等作出了规定。接下来,律图小编具体为您阐述兼并收购概述的内容。《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用要约收购、协议
2023-08-31
关于企业进行兼并活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当中也是有规定的,那么你知道企业兼并法律法规具体包括哪些吗?律图为您详细介绍。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证券法第78条规定,上市公司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两种兼并形式。律
2023-08-29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时常发生。当你想要收购一家上市公司时,可以选择要约收购或协议收购的方式,要是选择要约收购,那么对于上市公司收购要约有哪些基本内容呢?⑧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时所持有被收购公司股份数占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比
2023-08-16
现代社会收购一家公司时,若收购人持有、控制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继续增持股份,就应当以要约收购方式向该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全部股份的要约,符合一定条件即可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那么关于要约收购豁免条件有哪些您是否了解呢?根据《证券法》第
2023-08-15
收购人可以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上市公司收购,获得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但是实际上,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在上市公司并购的实务中,协议收购是主要的收购方式,而要约收购则很少见。有哪些的法律解答,从上面内容
2023-08-14
要约收购其实是一种收购的公告,一般是在被收购上市公司确认后,才能实施收购行为。进行要约收购也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并且还有严格的程序。只有在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适用要约收购。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在要约收购期间,被
2023-08-12
要约收购作为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形式,关乎到股东和目标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您是否了解要约收购的主要内容呢?而如果要约收购失败后,法律对此有一个怎样的规定呢?要约收购失败一般来说是指收购要约期满,要约人持有的普通股未超过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的
2023-08-11
要约收购的程序又是怎样的?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的公司发出收购的公告,待被收购上市公司确认后,方可实行收购行为。以上这些就是律图为您提供的关于要约收购是什么意思以及相关程序的资料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要约收购是以通知告知被收购的公司,等其确认之
2023-08-06
根据《证券法》第81条规定,发出收购要约进行要约收购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股达到30% ;二是投资者选择继续收购,也就是说强制要约收购的强制性是建立在收购人选择继续收购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强制要约收购的强制性不是很强。强制要
2023-07-09
并购一般是指合并和收购。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证券法》第八十五条,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2023-07-02
并购一般是指合并和收购。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证券法》第八十五条,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2023-06-12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在上述期限内,国务院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发现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及时告知收购人,收购人不得公告其收购要约。
2023-06-12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在上述期限内,国务院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发现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及时告知收购人,收购人不得公告其收购要约。
2023-06-1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