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居间费最高标准是多少相关法律知识

居间费最高标准是多少相关法律知识

  • 居间人可以从事向银行贷款的居间服务吗

    居间合同又称中介合同,只要是符合民法典规定的合法服务内容都可以从事。报酬请求权是居间人的主要权利。双方当事人约定居间人的报酬,居间人的报酬标准,国家有限制规定的,当事人约定的报酬额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标准。但当事人在居间合同中约定由委托人承担费用的

    2022-09-15

  • 融资居间合同收费标准有哪些法律规定

    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对中介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

    2022-08-17

  • 房屋居间合同违约责任是什么

    如果房屋居间合同有约定的,按居间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没有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双方当事人约定居间人的报酬,居间人的报酬标准,国家有限制规定的,当事人约定的报酬额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标准。居间人行使报酬请

    2022-01-25

  • 居间费用是什么意思

    (一)在实际情况中,房屋出租的中介费是自行协商的内容,因此各地中介没有统一标准。所以,这点还是主要是看你们之间签订的合同是怎样的,一切看你们自己的意思。

    2022-01-21

  • 居间合同要写明买家吗

    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实际情况中,房屋出租的中介费是自行协商的内容,因此各地中介没有统一标准。

    2021-12-31

  • 民法典中房屋中介收取定金是否受法律保护

    房屋中介接受委托,进行居间代理所收取的佣金。房屋中介费根据代理项目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凡房屋中介自立名目乱收费、擅自提高收费原则和收费标准或越权制定、调整收费标准的,属于价格违法行为,可由物价检查机构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2021-12-27

  • 如何判断房屋中介费收取标准是否合理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收费保准只是指导性参考价格,实际成交收费标准由委托方和房屋中介协商确定。房屋中介接受委托,进行居间代理所收取的佣金。这是房屋中介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普通老百姓所谓的“房屋中介”的真正含义。房屋中介费根据代理项目的不同实行不

    2020-07-21

  • 杭州市房屋经纪服务收费明码标价标准

    房屋中介服务机构名称:电话:。公司执行收费标准。2.使用状况调查。4.确定成交意向。根据杭价服22号文件规定:。上浮不超过25%,下浮不限。100万元至200万元(含)。按房屋成交价格分档累计计费。租赁居间代理服务。价格举报电话:12358

    2020-07-21

  • 保险居间合约的范本是怎样的

    双方依本合约之约定成立居间关系,不适用其它劳务关系相关约定或规定,乙方同意为甲方寻觅及指示可与其签订保险契约之相对人,而提供签约之机会。保险契约因乙方之居间而成立生效,并逾契约撤销期限确定生效后,乙方始得按甲方之相关报酬标准支领报酬。本合约自甲方完成

    2019-08-09

< 1 2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儿媳妇是否有权在公婆房屋居住需视情况而定。重点介绍了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特征,如是为特定自然人的生活用房需要而设立,一般无偿且长期终身等。同时指出居住权不能转让、出租及继承,其效力较弱。

  • 私人借款欠条有效期限的规定

    私人借款欠条的有效期限及相关规定。对于约定了还款期限的借款,从到期日开始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若存在中止或中断的情况,诉讼时效会延长。若未约定还款期限,则从欠条出具日开始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此外,债权人主张债权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止并重新计算。

  • 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的资金受让方不同

    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在资金受让方方面的差异。股权转让协议中,资金由公司股东受领,作为股权转让的对价;而增资协议中,资金受让方为标的公司。此外,两者在权利义务和注册资本变化方面也存在不同。股权转让协议中,支付价金一方获得股东地位并承担无条件义务;而增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产生的法律隐患和风险。包括用人单位需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员工失业损失赔偿问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问题、试用期不合格员工的处理、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单位因未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需承担的责任

  •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 一、二手房转按揭的法律办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