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
2022-04-19
男方是否能要回礼金。根据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022-04-15
适用前第二、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但由于结婚彩礼通常情况下是指结婚前男方给女方的聘礼或礼金,具有赠与性质,所以一般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能相对较小。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所以被认定为婚前个人财产的可能较大。
2022-04-1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恋爱中,男女双方为了表达心意,通常都会赠予对方定情物、信物等,但是这些物品是为了结婚赠予的,有的是一方自愿赠予另一方,与结婚目的根本无关,因此不能认定为彩礼。所以
2022-02-24
2013年9月16日,两被告登记结婚。登记后,被告陈某因怀疑被告赵某所持的身份证有假,便要求原告返还介绍费,要求被告赵某返还礼金。故本案不能适用《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来推定共同债务成立,应认定讼争借款属于被告赵某的个人债务,应由其个人承担清偿责任
2022-01-1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彩礼应为“与缔结婚姻密切相关的大额财物”。因此,在订立婚约前后过程中所交付的小额礼金、礼品,属赠与物,不属于彩礼。(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是女方提出退婚的,应该返还赠送的礼金,如果是男方提出的,女方有权不退还礼金,但退不退还,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而对于用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从事投资、经营、或者婚前投资婚后获得分红,则应认定为夫妻共同
2020-07-21
彩礼多给是不会犯法的,除非为男方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就会受到法律的管制。彩礼又称财礼、聘礼、聘财,是在缔结婚姻时男方家向女方家赠送的聘金、礼金。
2020-05-25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因此,法律对彩礼所持的是不支持的态度。
2020-05-25
彩礼又称财礼、聘礼、聘财,是在缔结婚姻时男方家向女方家赠送的聘金、礼金。我国在对彩礼的范围界定上,主要还是依靠当地的习惯和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判断的,不能想当然的进行判断。离婚彩礼需要返还。离婚后、诉讼离婚或者协议离婚的同时,给付人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水平相
2020-05-25
彩礼主要表现形式应该界定为礼金,即现金为宜。彩礼返还适用的诉讼时效问题。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权利受到侵害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开始。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起算;如果双方登记结婚的,自其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给付人就应当知道自
2020-05-25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9、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在法律上,已经订定了婚约,但是单方面未经对方
2020-05-25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当男女双
2020-05-25
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权利受到侵害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开始。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起算;如果双方
2020-05-25
7月1日,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少女曹某因未如实告知未婚夫自己尚未成年的实际情况,导致双方无法办理结婚登记,法院一审判决其应返还男方结婚礼金28000元。此款均交给被告父亲曹国华。原告因此在3月底将被告曹某送回娘家,且要求与被告曹某解
2020-05-25
在婚姻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所继承或接受遗赠而取得的财产,属双方共同财产。如夫妻一方或双方所继承的其去世父母的遗产,又如结婚时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婚姻法》第十七条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应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范围作出了规定,即夫妻在婚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