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基本标志。目的犯中的目的是否实现,原则上不影响犯罪既遂的成立。④抽象的危险犯与具体的危险犯的既遂标准也要求发生特定的侵害结果。
2022-04-09
这是犯罪分子在犯罪预备结束后的犯罪行为第二步的开始,如盗窃犯准备好了撬门销的工具,掌握了既定人的活动规律,上门撬锁,其犯罪分子具体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应从决定上门撬锁时开始,即已着手实施犯罪。
2022-04-08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论行为和结果,都是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2022-04-08
认定行为是属于未遂还是预备的标准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所以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即刑法规定的危险状态。
2022-04-01
抢劫未遂的,可以在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
2022-04-01
、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
2022-04-01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不能犯的未遂,因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
2022-04-01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虚开税款数额1万元以上,构成犯罪,应当依法定罪处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属于行为犯,主要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即构成既遂,不具有未遂形态;
2022-04-01
(一)通常的情况下,敲诈勒索罪的完成形态属于结果犯,它的既遂与未遂均以行为人实现对财物的实际控制为标准。(三)如果被害人没有因为行为人的恐吓而产生恐惧或者虽然产生了恐惧,但是没有交出财物的,均为敲诈勒索罪的未遂。行为人如果没有被当场抓获的,而是取得财
2022-03-31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2-03-30
这是犯罪分子在犯罪预备结束后的犯罪行为第二步的开始,如盗窃犯准备好了撬门销的工具,掌握了既定人的活动规律,上门撬锁,其犯罪分子具体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应从决定上门撬锁时开始,即已着手实施犯罪。
2022-03-29
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
2022-03-29
如果行为人仅仅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被害人并未产生恐惧情绪,因而没有交出财物;或者被害人虽然产生了恐俱,但并未交出财物,均属于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2022-03-28
因而,其既遂未遂标准应分别考察,当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时。
2022-03-25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网络诈骗只是运用网络手段进行的诈骗行为,形式不同,本质都一样。因而,网上实施诈骗行为,金额一般达到了3000元的,就可以立案处理。而在特殊情况下,可能
2022-03-22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2022-03-22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