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分包的七种情形及相关法律问题。违法分包包括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擅自分包等。法律依据解释了实际施工人可追究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的责任。违法分包的承包合同无效,因为这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
2025-03-31
(一)、《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1、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再次,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成立的判断依据是承诺是否生效。但是,《合同法》还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
2024-07-06
转让的建筑合同关系与内容必须合法有效,符合法律所规定的转让建筑合同程序,双方达成合同转让建筑合同合意,其行为应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并不违背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2022-03-22
违法分包的合同因为其违反建筑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所以是无效合同。从维护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违法分包往往是将工程项目分包给不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如果不确认合同无效,可能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
2020-07-21
一般是有效力的。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为有效。将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合同的有效要件,一方面可弥补社会发展使法律调整出现的漏洞和脱节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利于醇化社会道德伦理和整肃社会风气。这一要件要求当事人能够了解合同的状况和法律效果,对保护其合
2020-05-25
根据我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及国有计委颁发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商品住宅项目属于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的范围,依法应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企业。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在招投标前发包方不得与施工方进行任何有关实质内容的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我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处罚。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指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其处罚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对于逃逸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此外,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心理态度,本文认为应限于过失。
民间借贷纠纷中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以及非法放贷行为的定义和量刑情节。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是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特别是在内向不特定多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达到规定的次数。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放贷行为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的管理规定,包括总则、涉案财物的定义、处理原则、查封、扣押、冻结、立案和移送以及退还和赔偿等方面的内容。该规定的目的是规范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工作,提高司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