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管辖权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属于职务犯罪,一般由检察机关负责。而公安机关则处理大部分刑事案件,但贪污贿赂等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等除外。对于此类案件,需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此外,自诉案件、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等也
2025-06-26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1997年10月施行的《刑法》中新设立的罪名,属于单位犯罪。根据法律规定,只对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2024-11-20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犯罪主体必须是单位,必须有私分和非法占有国有资产的故意,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
2024-1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虚假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对于此罪行,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百分
2024-09-28
刑法中对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判罪标准是根据数额的大小来确定的。如果数额较大,犯罪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犯罪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2024-09-10
汉族;因涉嫌犯私分国有资产罪,于20XX年X月XX日被羁押,X月XX日被刑事拘留,因涉嫌犯受贿罪,于20XX年XX月XX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XX路公安处看守所。综上,陈增利没有犯贪污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受贿罪。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
2024-06-17
套取国家专项资金,如果以单位的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以私分国有资产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套取国家专项资金,是个人的名义套取,以贪污论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
2024-06-09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单位名义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资产
2024-06-09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均身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自然人,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有单位,任何自然人都不能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
2024-04-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1条的规定,如果自然人构成虚假广告罪且情节严重,将被判处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单位犯此罪,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关规定处罚。根据刑法第231条的规定,单位犯扰乱市
2024-03-18
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财产;国家对非国有单位的投资以及债权等其他财产权;不能证实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的财产等。以下分别就不同情况的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加以说明
2023-12-11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所谓违反国家规定,指违反了国家对此类单位的国有资产分配管理规定。
2023-11-24
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2023-11-15
国有企业进行破产清算的时候,破产清算组是不会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如果在清算的时候利用职务便利私分国有资产的,会构成职务侵占罪。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企业破产以后,应当在15日内成立的企业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人员组成的清算组,对该破产企业进行清算。未得到
2023-09-26
所以,对单位分支机构或内设部门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应以私分国有资产罪追究刑事责任。
2023-08-2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