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和解适用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但对于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许可等不适用。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自愿达成和解的,应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应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单位、住址,申请人的请求事实和理由,被申请人的答复事实和理由,和解内容,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签字或盖章,和解日期等。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并被受理后,可以主动向被申请人提出和解,也可以应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和解协商,并在和解协商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要求和理由。然而,达成和解必须经行政复议机构准许。
在行政复议和解中,申请人和税务机关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和解是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一方都不能采取强迫、威胁或欺骗对方的方式来达成和解。和解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相关规章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法律精神和原则。和解协议内容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只有符合上述要求的和解协议才能获得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的准许,并具有法律效力。
进行行政复议和解的时间应在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期限内完成,即60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30天。超过期限则无法进行和解。如果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已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则无法进行和解。
和解协议作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依法达成的协议,在经复议机关准许并终止行政复议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都应履行。申请人不履行行政复议调解书的,可由被申请人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问题。行政不作为定义为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职责的消极行为。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复议职能,并需承担一定的行政复议任务。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向直接管理该
行政复议审查合法性的三个要素。首先,行政机关必须行使法定职权,其设立、变更、撤销及职权范围需遵循法律、法规。其次,具体行政行为的客观事实需清楚、证据需确凿。最后,具体行政行为需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包括引起行政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解决行政争议的直接目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以及不适用调解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相关法律规定,如原告资格、被告的确定原则、共同诉讼和第三人的参加诉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