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在一担保物上设立了一个以上的担保物权。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以下规则处理担保物权竞合:
1. 留置权优先受偿,优先于抵押权。
2. 已登记的抵押优先于质押。
3. 质押优先于未登记的抵押。
注意:
1. 不可能存在担保人先设立一个已登记的抵押,后又设立一个已登记的质押问题,因为登记本身已具有对抗效力,不可能重复登记。
2. 不可能存在留置与质押并存的情形,因为留置与质押都需要转移担保物权的占有,而担保人不可能将一个担保物同时转移两个占有。
3. 不可能存在质押与质押并存的情形,因为质押需要转移担保物的占有,而担保人不可能将一个担保物同时转移两个占有。
担保权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在一担保物上设立了一个以上的担保物权。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以下规则处理担保物权竞合:
1. 先有抵押权的,不可能再产生质权、留置权或抵押权。因为在抵押权的情况下,担保权人并不占有抵押物,当然其也不可能转移该抵押物的占有而设立另外的质权或留置权。同时,因为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所以担保人也不可能以抵押权为标的再设立一个抵押权。
2. 先有质权的,分为三种情况:
- 第一,再设立抵押权的,法无明文规定,原则上不行。但从法理上讲,如果经过担保人同意则可以,此时,抵押权优先于质权。
- 第二,再设立质权的,承诺转质可以,且转质权优先。但责任转质无效。
- 第三,再设立留置权的,可以,留置权优先。
3. 先有留置权的,也分为三种情况:
- 第一,再设立抵押权的,法无明文规定,原则上不行。但从法理上讲,如果经过债务人同意则可以,此时,抵押权优先于留置权。
- 第二,再设立质权的,法无明文规定,原则上不行。但从法理上讲,如果经过债务人同意则可以,此时,质权优先于留置权。
- 第三,再设立留置权的,可以,后设立的留置权优先。
担保物权竞合的法律规则包括:
1. “时间在先、权利在先”的基本原则。
2. “登记优先”原则。
3. “公示要件完备效力均等”原则。
4. “法定优先”原则。
在确定担保物权竞合效力问题时,各国一般都有具体的归责。但根据物权法的原理,可以抽象出担保物权竞合效力确定的一些基本原则:
1. 法定担保物权优先于约定担保物权。法律直接规定某种担保物权的产生条件,一般是出于一些政策原因和对特定法律的保护。因此,法定担保物权一般优先于约定担保物权。
2. 已公示的担保物权优先于未公示的担保物权。未公示的担保物权无法为第三人所知,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和稳定交易秩序,一般法律赋予已公示的担保物权更高的效力。
3. 善意取得的担保物权具有较强的对抗效力。善意取得制度意在保障交易安全,平衡善意第三人和所有人之间的利益。
4. 成立在先的担保物权一般优先于成立在后的担保物权。根据权利在先原则,成立在先的物权,有优先于后成立物权的效力。
关于留置债务人直接产生债务的所有权法律规定、留置其他财产的所有权法律规定,以及关于海运货物留置权标的范围的海运实践等相关内容。随着新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发展趋势,留置权的标的范围有扩大趋势,并加强了对承运人的保护。关于海运货物留置权,实践中存在争议,包括
留置权的实现程序及其相关条件与消灭情形。留置权的实现需按《担保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宽限期、协商折价或拍卖变卖等步骤。留置权产生的条件包括合法占有动产、债权与动产占有有牵连关系、债权已届清偿期等。留置权消灭的情形包括债权消灭、提供其他担保替代留置担
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以及留置权的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置物的保管费用以及实现留置权的费用。留置权的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包括主物、从物、孳息以及代位物等。同时,留置权对留置物所有人的效力表
建设工程留置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建设工程留置权适用于加工承揽合同和建筑安装承包合同。在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合法占有债务人财产的一方有权扣留物品并优先受偿。承揽方在定作方超过领取期限不支付报酬时可行使留置权。建筑安装单位在履行义务后,建设单位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