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
时间:2025-07-11 浏览: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保证与物的担保不是一个概念,虽然作用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保证债务人能够顺利履行债务,保证债权人的权利,但是,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此时应该如何处理呢?手心律师网小编解答如下,一起来看看吧!
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当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时,债权人有权要求保证人或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当事人对保证担保范围或物的担保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已经承担了担保责任的保证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应当分担的份额。
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
如果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减轻或免除保证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债权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届满后未行使担保物权,导致担保物的价值减少、毁损或灭失的情况下,视为债权人放弃部分或全部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减轻或免除保证责任。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含义与处理方式
根据以上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
当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债务人提供自己的物作为担保时,保证人始终处于第二担保的地位,不能承担任何连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只能先行行使债务人提供的担保物权,当担保物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才可以向保证人主张清偿责任。
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物的担保
在第三人提供担保物的情况下,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处于同等的地位,债权人有权选择行使担保物权还是保证债权的权利。如果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两者都有清偿责任。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对保证人并无实际影响。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时,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当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时,债权人应当先行实现该物的担保来清偿债权。而当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时,债权人可以选择实现担保物权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旦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了担保责任,就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互联网公司的融资方式
互联网公司的融资方式及其融资过程。债权融资是其中一种方式,但存在融资额度有限、需要抵押和担保以及资金使用周期短的缺点。此外,互联网公司的融资过程包括撰写商业计划书、寻找投资人、参与路演、与投资人约谈、进行交易价格谈判、签署法律文件、股权变更和获得注资
-
担保物权的特征及其法律规定
担保物权的四个主要特征及其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旨在确保主债务的履行,赋予债权人对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权;只在特定财产上设定;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属于物权的一种;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物权的设立、无效情形、转移和消灭等相关法律规定。
-
担保物权的定义和作用
担保物权作为一种他物权在保障债务履行、维护商品流通秩序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详细阐述了担保物权的定义、特征以及实现方式,包括担保物权的顺位变更、特征及其在担保物权实现中的具体应用。此外,还介绍了担保物权人与抵押人之间的协商变更抵押权
-
关于担保物权含义的规定
担保物权的特点和作用。担保物权具有支配性,体现在对担保财产的占有、处分、交换价值支配和处分行为控制上。担保物权也具有独立性和优先受偿性,独立于主债权,在偿还债务时优先于一般债权或其他权利受偿。基于现实考虑,国内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都认可担保物权作为物权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债务担保的法律规定
-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
-
一、重复抵押的定义及其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