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涉行政机关为被执行人案件数量较多,对党和政府形象产生了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省委、省政府多次下发文件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根据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精神,为加快解决这一问题,建立行政机关依法处置债务的工作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以此次清理涉政府机关为被执行人案件为契机,全面核实本地区、本单位的债务,并依法合理履行已存在的债务。在清理偿还债务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与司法机关沟通、协调,必要时要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
(一) 行政机关对法院判决无异议的案件,原则上应当无条件执行,尽可能清偿债务。如因资金困难,暂时无能力全部偿还的,各有关市、县政府和单位应主动与债权人商定分期偿还协议,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调动各种资源偿还行政机关债务。
(二) 对行政机关承担连带责任的案件,各有关市、县政府和单位应认真研究案情。对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再审;对符合终结执行案件的,应及时向法院提出终结执行申请。此类案件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各有关市、县政府和单位要主动与执行法院沟通,争取得到法院的理解和支持,提请法院在审理时慎重把握。
(三) 行政机关认为法院裁判有误的案件,要尽快依法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对执行标的、利息等存在疑义的案件,各有关市、县政府和单位要积极组织复查或者主动与执行法院联系核对。对其中确有问题的,应向有关机关报告启动案件复查程序,争取原审法院再审;对因利息问题存在疑义的,也可以请求执行法院予以调解解决。
各级行政机关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量力而行,所有拟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定规范运作,落实建设资金后方可动工。各级行政机关不得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提供担保。乡镇一级行政机关不得借款或者贷款进行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县一级行政机关贷款为群众办实事的,必须落实偿还债务机制。如清理完毕后又发生新债务纠纷的,应在30日内上报省政府。各级行政机关要建立拖欠债务责任制,对新、旧债务形成的原因,要进行法律分析和责任划分。对因违法或者渎职行为造成的,由纪律监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从严处理,并对行政首长实行问责。
欠债不还的民事纠纷性质及相关的法律立案问题。无论欠债金额多少,都应通过法院起诉解决。起诉需符合一定条件,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将在七日内立案。债务纠纷中,债权人一般不能直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合同约定和提供抵押物时,债权人可依法扣押抵押物敦
赌博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四个方面。赌博行为危害社会主义社会风尚,对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成为其他犯罪的温床。赌博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聚众赌博和以赌博为业两种行为。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并以营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本质特征,其中包括债务原因的不同、偶然间的债务联系、给付内容的不同以及独立清偿义务等。与连带债务相比,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务产生原因各不相同,各债务之间无共同意思联络,给付内容和数额也不同,且债务人各自负有独立的清偿义务。
民间借贷纠纷中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以及非法放贷行为的定义和量刑情节。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是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特别是在内向不特定多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达到规定的次数。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放贷行为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