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灾情上报与统计
根据《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灾情管理规定,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报送灾情。对于特别重大或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灾害,应进行越级上报。同时,多灾易灾地区人民政府应逐步建立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引导农户参保,并确保保险公司依法承保和理赔。
二、自然灾害救助款物使用
根据《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实行专款专用制度,用于受灾人员的紧急转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的恢复重建、救助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运输,以及因灾遇难人员亲属的抚慰等支出。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改变用途和扩大使用范围。
三、救灾捐赠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救灾捐赠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定向捐赠的款物应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用。受灾地区政府和有关社会组织应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的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来源、数量及使用情况。受灾地区村委会和居民委员会应公布救助对象及其接受救助款物的数额和使用情况。
四、甘肃省近五年自然灾害发生情况
甘肃省近五年发生了多起自然灾害,包括旱灾、低温冷冻和雪灾、洪涝、风雹和火灾。具体情况如下:
1. 旱灾
去年冬季,我省河西及陇南、白银部分地方降雨偏少,从今年1月份开始发生旱灾。灾害共造成6个市、15个县(区)、49.09万人受灾,6.82万人、8.6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106.19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5亿元。
2. 低温冷冻和雪灾
今年2-5月份,我省共发生低温冷冻和雪灾6次,其中4月24日至26日的低温冷冻灾害最为严重。灾害共造成11个市(州)的55个县(区)、644.2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9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4.06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81间,严重损坏房屋146间,一般损坏房屋150间;直接经济损失36.47亿元。
3. 洪涝
6月份,我省部分市州多次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涝灾害,造成白银、兰州、定西、庆阳、陇南、平凉、甘南、武威、张掖9个市(州)的32个县(区)、38.61万人受灾;因灾遇难4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11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79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87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111间,严重损坏房屋831间,一般损坏房屋1302间;直接经济损失4.77亿元。
4. 风雹
3-4月份,我省部分市州出现大风扬沙天气,6月份,部分市州先后多次出现雷电冰雹天气,致使部分农作物受损。灾害共造成11个市(州)的31个县(区)、42.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6.77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13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5间,严重损坏房屋2间,一般损坏房屋48间;直接经济损失3.27亿元。
5. 火灾
1月份和3月份,甘南州舟曲县、碌曲县,武威市凉州区相继发生火灾,共造成3个县(区)的389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85人;因灾倒塌房屋333间,严重损坏房屋138间;直接经济损失0.11亿元。
五、自然灾害的种类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以及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往往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