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实际支付的修理费用,减去合理的以新换旧的扣减额。
2. 如果船舶尚未修理,按照造成的合理贬值进行计算,但不得超过估计的修理费用。
3. 如果船舶发生实际全损或者修理费用超过修复后的船舶价值,共同海损牺牲金额按照该船在完好状态下的估计价值计算,减去不属于共同海损的估计修理费用和船舶受损后的价值的余额。
1. 如果货物灭失,按照货物在装船时的价值加上保险费和运费,减去由于牺牲无需支付的运费。
2. 如果货物损坏,在损坏程度尚未达成协议前出售的,按照货物装船时的价值加上保险费和运费,与出售货物净得的差额计算。
按照货物遭受牺牲造成的运费损失金额,减去为取得这笔运费应支付但由于牺牲无需支付的营运费用计算。
共同海损应当由受益人按照各方的比例合理分摊。
根据船舶在航程终止时的完好值,减去不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金额进行计算。或者根据船舶在航程终止时的实际价值加上共同海损的损失金额进行计算。或者根据船舶在航程终止时的实际价值加上共同海损牺牲的金额进行计算。
根据货物在装船时的价值加上保险费,减去不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金额和承运人承担风险的运费进行计算。如果货物在抵达目的港已经出售,则按照出售净得额加上共同海损牺牲的金额进行计算(旅客的行李、私人物品不计算分摊共同海损)。
根据承运人承担风险并于航程终止时有权收回的运费,减去为取得该项运费而在共同海损事故发生后,为完成本次航程所支付的营运费用加上共同海损牺牲的金额进行计算。
共同海损及其特点。共同海损是指在海上运输中危及船舶和货物的共同安全的危险,涉及的主要关系方包括船舶和货物两方。共同海损行为的成立前提是解除船舶和货物的共同危险而有意合理采取的行为。共同海损牺性和费用是共同海损行为的特殊后果。各国法律和习惯做法在如何理
一起船舶进水事故引发的保险纠纷案例。船舶在躲避台风时发生进水事故,导致货物严重损失。货方由多份保单承保,总金额超过900万元人民币。争议焦点在于共同海损是否成立及费用分摊问题。经过船舶公正检验、海事法院审理等程序,最终达成调解,承运人赔偿货物保险人7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联系与区别。两者都属于部分损失,但共同海损是由单独海损引起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造成损失的原因、损失承担者、损失内容、损失构成以及涉及的利益方。单独海损是保险标的物本身的非人为有意造成的部分损失,一般由受损方自行承担,但可从保险人
船公司提出的共同海损要求及收货人的处理方式。船公司要求收货人在目的港提货前提供共同海损分摊费用担保,共同海损是指在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采取的措施导致的特殊牺牲和费用。收货人应了解相关规则,在船方无免责过失的情况下可拒绝分摊,并通过理算机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