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是对犯错误职工作出的一种最严厉的行政处分形式,它适用于严重违法乱纪的职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被判刑并入狱服刑的
被判刑并入狱服刑的是指被法院判处刑罚并被送往监狱执行的情况。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于表现不好的犯罪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二次劳教被注销城市户口的
二次劳教被注销城市户口是指经过二次劳教并被注销城市户口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对于仍然表现不好的犯罪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留用察看期间表现仍不好的
留用察看期间是指对于犯罪嫌疑人或犯罪人员,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采取留置措施,进行观察和监督的一种措施。如果在留用察看期间,犯罪人员的表现仍然不好,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严重犯有《用人单位职工奖惩条例》第11条所列七项错误行为之一的
严重犯有《用人单位职工奖惩条例》第11条所列七项错误行为之一是指犯罪人员在工作单位中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纪律的行为。如果犯罪人员被认定为严重犯有上述错误行为之一,可以采取开除处分作为处理方式。根据规定,开除处分的处理时限为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的5个月之内。
除名的行政处理方式
除名是用人单位对于无正当理由旷工的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一种行政处理方式。除名不属于行政处分,而是指用人单位依法从职工名册中除去其姓名。除名的条件包括职工经常无正当理由旷工、经过批评教育无效、达到规定的旷工天数。在计算连续旷工时间时,可以扣除旷工期间的节假日和休息日的天数。除名的处理时限没有具体规定。
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的行政处理方式
违纪辞退
违纪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严重错误的职工进行解雇的行政处理方式。违纪辞退的条件包括职工犯有规定的违纪或错误行为、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尚不够开除或除名的条件。违纪辞退不是行政处分,没有处理时限的规定。
正常辞退
正常辞退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富余职工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与职工结束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例如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属于正常辞退职工的情况。
辞职和自动离职的行政处理方式
辞职
辞职是指职工根据劳动法规或劳动合同的规定,提出辞去工作从而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根据法律规定立即解除劳动关系,例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情况;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自动离职
自动离职是指职工终止劳动关系时不履行解除手续,擅自离开单位的情况。自动离职的职工需承担违约责任,并且如果自动离职的职工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擅自录用该职工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停薪留职的规定,如果职工要求停薪留职但未经用人单位批准擅自离职,或者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内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用人单位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按自动离职处理是用人单位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争议应按除名争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