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 > 《民事诉讼法》修订的亮点

《民事诉讼法》修订的亮点

时间:2025-09-14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3369

1. 管辖权的确认

根据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当事人提起诉讼后,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情况下,将视为受诉法院具有管辖权。这意味着,争议案件的管辖权将更加明确和确定。

2. 审判人员的回避权

修订后的法律规定,如果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请客送礼,或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这是为了保证审判的公正性和中立性。

3. 公益诉讼规定

新的法律明确规定,环境污染和众多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相关组织可以提起诉讼。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4. 证据规定的改变

修订后的法律将电子数据列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并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以更加科学和准确地评估证据。

5. 当事人逾期举证的处理

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当事人逾期举证后,法官可以要求其说明理由。如果当事人拒不说明或理由不充分,法官可以根据情况自由裁量是否采纳该证据,并可予以训诫或罚款。这样的规定有助于避免因不采信证据而导致的事实认定错误。

6. 证人费用的承担

根据修订后的法律,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及误工费损失,应由败诉方承担。这一规定旨在鼓励证人出庭作证,并增加败诉方的成本。

7. 鉴定人的出庭义务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并要求鉴定人出庭时,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如果鉴定人拒不出庭,其鉴定意见将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此外,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然而,该规定还需要进一步规定赔偿损失的问题。

8. 法院通知专门知识人出庭

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通知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的鉴定意见或专门问题提出意见。然而,对于费用的承担和不出庭的情况,还需要有相应的规定。

9. 诉前证据保全

当事人可以申请诉前证据保全,如果保全后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仲裁,人民法院将解除保全措施。这一规定扩大了诉前证据保全的范围。

10. 虚假诉讼的处理

如果当事人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或调解等方式侵占他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诉讼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和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旨在处理虚假诉讼。

11. 民事诉讼的罚款

对于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个人罚款不超过10万元,单位罚款不低于5万元且不超过100万元。这一规定加大了对妨碍民事诉讼行为的处罚力度。

12. 判决书的公开性

根据修订后的法律,公民有权查阅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和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这一规定增强了判决书的公开和透明度。

13. 简易程序的适用

基层法院审理的案件,当事人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这一规定赋予当事人在程序选择上的权利。

14. 小额财产纠纷的审理

基层法院审理小额财产纠纷案件时,将实行一审终审的原则。这一特别规定旨在加快小额财产纠纷案件的审理速度。

15. 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

对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情况,将使用裁定来决定。这一规定使程序更加规范。

16. 担保物权实现的规定

当事人可以向担保物权所在地或担保物登记地的基层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法院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将裁定拍卖或变卖担保的财产。当事人可以根据该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将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使担保物权实现更加规范。

17. 再审申请的时限

当事人可以向中级法院以上法院申请再审。但是,如果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双方都是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或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这一规定将再审申请的时限缩短为六个月。

18. 支付令的转为普通程序

如果支付令失效,将转为普通程序,但申请支付令的一方不同意提起诉讼的除外。

19. 和解协议的恢复执行

如果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欺诈或胁迫的和解协议,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20.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包括:(四)裁定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这一规定与撤销仲裁裁决书的情形保持一致。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以及其他解决方式。在官司流程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起诉、提交起诉材料、提交书证、立案审查、预交诉讼费用、开庭审理、判决生效等步骤。另外,还介绍了自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两种常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自决、和解、调解和仲裁等。

  • 律师是否可以代受害人举报诈骗?

    律师在诈骗案件中的角色。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起草控告书或举报书,但律师不能代替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辩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也有义务保障其辩护权利。

  • 原告请证人可以给钱吗

    原告能否给证人钱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告不得给证人钱财。证人出庭需经法院许可,其证言需经过质证查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保障证人的安全十分重要,对于特殊案件的证人还有特殊保护措施。证人因作证而支出的费用可以得到补助。

  • 被告的证据是否在法庭上出现?

    被告的证据在法庭上的存在情况,双方进行证据交换的必要性及其程序。被告有权查看原告提供的证据,法院也有责任提供复印件。证据交换是为了让双方当事人互相查看和审查对方提交的证据。同时,文章还提及了相关法律规定。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
  • 被告反诉原告的胜败因素
  • 遗产分割前债权人如何主张债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