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时间:2025-07-24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4186

案例索引

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2010)长民初字第755号

案情

2009年8月中旬,原告魏*利得知被告魏*学处有一幅古画(署名为清代画家沈-铨的花鸟画),前往被告处查看并商议购买事宜。经过几次协商,双方在电话中口头约定价款为7000元。当晚,原告与同村村民魏-国超一起去被告家中进行买卖交易,原告支付了7000元价款,被告交付了画作,但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两日后,原告的妻子持画作去被告家要求退画返钱未果,于是将古画留在被告家中离开。之后,原告继续要求被告退款遭到拒绝,于是在2009年12月将此案诉至法院,主张被告欺诈并要求返还价款7000元。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2009年8月以7000元购买了古画的事实无异议,应予确认。但原告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过古画为真迹,且无法证明被告同意解除合同并愿意退还价款的事实成立。因此,法院于2010年3月29日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该判决已生效,双方均未上诉。

评析

一、买卖古画合同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在本案中,被告作为出卖人,在买卖交易成立前对标的物进行陈述和介绍是合理的。然而,原告主张被告的欺诈行为成立,需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明确承诺并保证过古画为真迹而非赝品。但原告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被告也否认该承诺。因此,原告的主张不成立。即使原告能够提供专业机构的鉴定证明,也需要证明被鉴定的古画与被告交付的古画是同一幅画。由于标的物已转移占有,原告很难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的欺诈行为成立。因此,在此类纠纷中,原告很难证明被告的欺诈行为成立。二、留置行为不能证明解除合同和返还价款的义务在本案中,买卖合同成立后,原告将古画留在被告处并离开,这只能表明原告有解除合同的意图,不能推定被告同意解除合同。原告的单方行为对被告无约束力,因此不能推定被告有义务返还价款。否则,将等同于强制交易,是不可行的。三、古董字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古董字画行业本身具有高风险和高利润的特点,依靠经验和知识。该行业长期形成的交易习惯是不允许成交后轻易反悔的。在本案中,被告并未向原告保证古画为真迹,但原告仍然自愿购买,表明原告自愿冒一定风险与被告交易。原告以7000元购买到赝品在原告预测的风险范围内,但也有可能购买到价值高昂的古画真迹,这是原告可能获得的利润空间。如果允许买卖双方轻易反悔,将破坏该行业的交易稳定性,导致混乱。因此,买卖成立后,原告不能以购买到赝品为由解除合同,被告也不能以出售真迹为由要求撤销合同。该行业的交易习惯保证了行业的稳定繁荣,吸引了许多自愿投资该行业的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万元是否构成合同欺诈罪

    一万元是否构成合同欺诈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合同欺诈罪的构成要件是骗取他人财物且数额达到二万元以上。因此,一万元金额不构成合同欺诈罪,属于治安案件范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答辩状

    民事诉讼答辩状的撰写要点和注意事项,并针对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具体答辩。答辩事项指出被答辩人的起诉主张违背事实和法律规定,请求驳回其诉讼请求。答辩人提出,双方签订的合同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是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乘人之危等情形,要求法院依

  • 案情

    钟某和田某之间的商品房转让纠纷。钟某认为田某在房屋转让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返还多收的房屋转让款。对此存在三种分歧意见。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田某应该返还多收的4000元,但不应当双倍返还。田某故意多报购买价格属于提供虚假情况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

  • 诉讼背景
  • 违约金和损失赔偿是否可同时主张
  • 延期交房违约金怎么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