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汽车配件销售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汽车修理厂(以下简称乙厂)之间存在长期买卖合同关系。在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期间,乙厂购买了甲公司价值31221元的汽车配件。然而,由于乙厂未能全额支付货款,于2007年4月19日出具了一份欠条,确认尚欠甲公司配件款16221元。尽管如此,甲公司同意乙厂继续赊购配件,即由乙厂人员在甲公司的销售出货单上签字确认货款数额并取走配件,然后甲公司根据出货单结算货款。然而,乙厂从未支付累计赊购的价值为80937元的配件款项。
甲公司主张乙厂应支付拖欠的货款97158元。此外,甲公司出货单上明确注明“在我公司购件之日起,两个月内付清所购件款,逾期月息2%支付滞纳金”,因此乙厂还应按照约定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18981.40元。
乙厂辩称,对于甲公司主张的货款,乙厂同意支付。然而,出货单上的“滞纳金”条款是由甲公司单方注明的,双方在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从未约定过违约金。因此,乙厂不同意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
法院根据事实和证据认为,双方并未签订明确规定权利和义务的买卖合同。出货单是甲公司提供的标准单据,乙厂人员在出货单上的签字仅仅是对所购货物数量和金额的确认,并不能表明乙厂对单据上载明的付款期限和违约金内容的确认。由于甲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协商并达成了违约金的约定,法院判决驳回甲公司要求乙厂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诉讼请求。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甲公司出货单上载明的逾期付款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
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尽管出货单是甲公司单方制作的标准单据,但乙厂人员提货时在出货单上签字确认,并且这种交易方式已经持续了近半年,乙厂人员签字确认的出货单数量超过百张。因此,乙厂应该明知该违约金条款的内容,他们在签字确认出货单时也同时确认了违约金条款。
另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出货单是甲公司提供的标准单据,乙厂人员在出货单上的签字仅仅是对所购货物数量和金额的确认,并不能表明他们对单据上载明的付款期限和违约金内容的确认。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违约金条款需要合同双方达成一致才能视为双方对此有约定。因此,出货单上的逾期付款违约金条款不能被认定为有效,法院应驳回甲公司关于该项诉讼请求。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然而,适用该规定的前提是合同双方达成了关于违约金条款的一致约定。然而,在本案中,原、被告双方之间只存在口头买卖合同关系,未对合同价款的支付和逾期违约金条款进行协商。乙厂提货时在甲公司的出货单上签字确认的是负责提货的工作人员,他们并没有与甲公司商洽订约的权限,他们的签字仅仅是对所收货物及其价款的确认,并不能推定乙厂与甲公司就违约金条款达成了一致。因此,合同违约金条款需要合同双方达成一致方能视为双方对此有约定,而甲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协商并达成了违约金的约定,故其该项诉讼请求应予驳回。(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梅宇)
甲公司与乙公司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介绍了不安履行抗辩权制度。甲公司因乙公司迁址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而中止履行合同,并在乙公司提供担保后解除合同,引发乙公司提起诉讼。法律评析指出,行使不安履行抗辩权需满足特定要件,并提供确切证据。最终,法院判决甲公司故
甲汽车配件销售公司与乙汽车修理厂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双方存在长期口头买卖合同关系,乙厂拖欠货款引发争议。法院认为,出货单上的逾期付款违约金条款是甲公司单方制作的标准单据,乙厂人员签字仅确认货物和金额,不能视为对违约金条款的确认。因此,驳回甲公司要
民事诉讼答辩状的撰写要点和注意事项,并针对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具体答辩。答辩事项指出被答辩人的起诉主张违背事实和法律规定,请求驳回其诉讼请求。答辩人提出,双方签订的合同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是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乘人之危等情形,要求法院依
一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在与被告代理人达成购买意向后,双方确定了合同条款,但被告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诸多行为引起原告的质疑。随着对房地产项目的进一步了解,原告发现该房地产用地为原北京化工厂用地,担心房屋质量问题。因合同未盖章生效,原告提出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