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应被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四)患职业病;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视同工伤进行行政确认的行为。
工伤认定具有以下特点:
(一)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
(二)属于行政确认行为,其结果有四种可能: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不视同工伤;
(三)属于须申请的行政行为,即只有在申请后才能进行认定;
(四)单位、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时,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必要的前置程序。
如果受理申请时材料不完整,工伤保险部门将发出《补齐材料通知书》,要求申请人补充相关材料。如果单位、员工或亲属的申请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且材料齐全,工伤保险部门将正式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收文回执》。
外卖小哥在送餐过程中出车祸死亡是否属于工伤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承担工伤认定申请的责任,如未按时申请,相关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此外,文章还列举了几种应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工伤认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和流程、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形以及视同工伤的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及办理流程、劳动仲裁的程序和时效等相关内容。为保证工伤认定的客观公正和简捷方便,制定了相应的工伤认定办法。
员工因工伤(亡)的补偿事宜的申报材料及办理手续。用人单位、员工或家属需在医疗终结或伤残等级鉴定后三十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到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办理补偿。材料不全需补齐,符合法律、法规且材料齐全的申请将正式受理。工伤保险部门将核算补偿额并支付,特殊情况可一次性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认定的条件和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患职业病等七种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的特点,包括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行为、须申请的行政行为等,并说明了相关行政复议和受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