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其他省市都有租售同权,虽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还是有的,但无疑租售同权对有一些特定的租房群体是有好处。任何一项政策的存在都是有利有弊。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租售同权受益人主要包括什么内容吧。
高素质人才
在北上深一线城市,有许多怀揣梦想的北漂、沪飘人才,由于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而忧心忡忡,最终只能离开。如果租房和购房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将会非常大。需要注意的是,广州试点的人才准入门槛相当高,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必须具有本市户籍和人才绿卡等约束性条件。
租赁行业及其从业人员
自去年以来,中央政府鼓励各个城市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各地响应不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都做出了积极回应,例如上海最近公布了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宣布未来5年将供应170万套住房,同比增长60%。其中,新增租赁住房达到70万套,占绝对大部分,而保障性住房为55万套,商品住宅只有45万套,且以中小户型为主。由此可见,一线城市未来将重点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预计将产生大量租赁房源,对传统商品房市场造成冲击。长期来看,如果“租售同权”政策能够有效实施,将对租赁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支持作用,对提升和稳定租金回报率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该政策的重点对象应该是“新市民”,即流动人口和大学生,对城市中其他群体的住房问题影响较小。不过,这一次推出的“租售同权”新政无疑给租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包租婆/公
有专家指出,房租收入占工资的25%-30%是可以承受的范围。然而,根据2016年全国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来计算,房租收入占工资的比例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北京约为44.8%,上海约为41.8%,深圳约为41.7%。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将近一半的工资收入都用来支付房租了!一线城市的租房成本本就不低,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因此,“租售同权”新政对于房屋租赁市场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不过,是否会导致租金大幅上涨还有待观察。如果真的上涨,那么包租婆/公们将会获得更多的收入,他们可以辛勤工作赚钱,累了就去睡觉,甚至可以笑出声来。然而,租金上涨并不是“租售同权”政策的初衷。该政策的核心目的是使具有很强流动性、租赁关系不稳定的“新市民”更方便地办理居住证,不受房东随意驱赶,也不会面临随意涨租金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政策,他们可以在城市中立足,并通过自身努力最终留在城市。
商业物业运营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6953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为4025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1%;办公楼待售面积为363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0.8%;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为1583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8%。可以看出,商业地产库存问题逐渐凸显。此外,一些已经开业的商场空置率居高不下,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商场人气,采取了各种手段。“租售同权”新政规定商业用房也可以改造成租赁房,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商业用房存量,另一方面可以为租赁市场提供更多的房源。这一政策是否能缓解当前商业地产中广泛存在的“创新焦虑症”还有待观察。
创新型房企
随着地价不断攀升,传统地产业务的利润空间日益受限,房企们已经不能再躺着挣钱了。寻求新的利润点和创新业务已经成为房企的共同需求。“租售同权”新政或许能够给处于焦虑中的房企带来一些新的机遇。不论是已经在进行的“租售并举”模式,还是收购或参股长租公寓企业,具有创新思维的房企都可以在其中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