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3]12号)第12项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因此,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时,有权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与全日制用工形式相对应。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应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支付方式、职业安全卫生等条款。以下是非全日制用工应注意的事项: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可以不拘于书面形式,也可以通过口头协议达成。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分配通常采用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的方式。工资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
以上规定参照了《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至第七十一条的相关内容。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农民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如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等,并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非全日制用工人员在受伤时是否可以主张工伤待遇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为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因此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时,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全日制用工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形式、工资形式和标准、试用期规定、经
关于童工的问题,明确指出在我国,最低打工年龄为16周岁,因此15岁打工被视为童工。企业雇佣童工违法,且童工的劳动合同无效。对于雇佣童工的企业,应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同时,虽然劳动合同无效,但童工应获得比一般劳动者更多的法律保护。
职业病的定义、案例、法律依据、分类以及诊断鉴定程序。职业病是由于劳动者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主体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且必须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文中以一个因接触煤尘而导致煤工尘肺病的职工为例,介绍了职业病的